回想起今天购物,有两件事给了我极大的触动。
一件是在龙山街。女伴看中了模特身上的外套,想要试穿一下。一个年轻的女店员走过来,上下打量一番女伴,说:“你试另外一件吧,这件不好拆下来。”结果上身效果不错,就是颜色不中意,便提出想试穿一下模特身上那件。女店员有点不耐烦了,皱着眉,怪声怪气地说:“你确定要买吗?确定了,我再让你试——你不知道,难弄极了。”我们听了都有点不舒服,回敬道:“不确定买,你别麻烦了。”转身离开了。
另一件发生在万德隆。我想买双鞋子,在AB之间犹豫不决。A店的店员是个50来岁的大姐,和颜悦色:“先坐下来歇歇,慢慢挑,不急。”又说,“这两款鞋各有特点,我家的舒服端庄,那双新潮,你是怎么想的?要舒服还是新颖?”
“我觉得吧,买小白鞋还是舒服一点好,想上班穿,可以考虑小高跟,既显身材又显瘦,又有气质……”
随手帮我把包放在吧凳上,让我不用急,再试试。发自肺腑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滋润了我的心。我愉快地选择了她家的小白鞋,女伴也要了一双。
第一家的衣服,明明很好,就因为店员的态度不好,失去了两笔生意。第二家的鞋也不见得如何脱颖而出,因为店员态度和蔼,不到10分钟,就成了两笔。
我们教师,在工作中,是否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态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