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次一周复盘,文字是记录人生的最好方式,适时地复盘,可以看到一些看不到的事物。看一下上周日写的是什么题目~《学习是为了用知识擦亮眼睛》,看到题目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是一篇对学习的思考和认识。
学习还需要思考吗?回答是肯定的,不知道学习为何物的人,大概率上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的人。也可以说,对学习这一具体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理解和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具体行为,进一步的来看,有了具体的行为之后,才会有形成结果的可能。当然,有些时候的事情并不如此,种瓜得瓜的事情,也是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一些条件的缺失,很有可能会改变事情的结果。
所以,才会有了学习是为了用知识擦亮眼睛的理解和认识。某个角度来看,想要找到正确的人生路,首先需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明亮的眼睛指引下,才会有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怎么样才能获得明亮的眼睛,当然需要用知识的甘露,去浸润那因缺乏知识的甘露而干涩的眼睛。
学习这样的事情,当然是需要有具体的行动来辅助,有了这个思考,第二篇文章有了《寻找行动的力量》为主题的思考。很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有了认识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真正行动起来,才有可能让事情朝着希望的方向改变。
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意识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意识,不同的意识会影响到具体的行为。在《人到中年》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不同的人在面对中年危机时候的态度,从不同的态度中看到的是年龄对人的影响。
某个层面上来看,年龄是任何人都迈不过去的坎,如何面对这道坎,可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所谓的中年危机,大概率上是一些人适应不了人生中的一些改变,在一些改变中受到的不仅是影响,更有可能是在承受人生压力的过程中反向地被塑造。
经过了三天的思考和认识,让我对写作这一件事情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于是有了以《写作中的思考》为题目的文章。这是一篇以写作中思考过程为底版写出来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看似简单,真正写出来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东西在心里能想清楚,可是在写出来的时候却描述的不是很清楚。
是这样的,很多时候的事情就是这样,想的很清楚,当需要用语言和文字把那些想法描述出来的时候,却无法用精准的文字解释清楚。写作中的思考,就是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当然,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是不可能用简单的方式解决的,需要有一个过程。
正是认识到了做事过程的存在,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才不至于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即便是有一些急于求成的情绪出现,有了这样一篇文章的分析之后,在遇到急于求成的情绪,应该是可以很好的进行消化。
第五天的文章是以《突变中的应变》为题展开的思考,这也是对当时遇到的情景中出现的一些思考。其实,现在回头看这一篇文章,并没有把突变中的这个突的概念抓住,没有抓住也就很难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细化。可能是因为心里面有这样的记掛,以至于心里面有点混乱,再加上现实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乃至于出现了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
有了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想办法去调整状态。怎么样来调整?事情出在写作上面,就在写作上寻找破解之道,既然不知道写什么,就以《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该写什么》为题展开思考,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让我联想到一些关于如何写作的知识,经过整理,让我进一步的看到了写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本周的复盘,可以看到,关于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写作对人生的联系和影响,都是身处其中人需要面对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到,要想把学习、生活和写作三者关系的处理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处理好了可以相安无事,处理的不好,有可能三件事情都会出现问题。也可以说,使有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能够完成每一天的日更,正是平衡之后产生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