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风铃

作者: hua枫叶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7:43 被阅读87次

静心聆听季节的声音,似乎又听到若即若离萦绕着些许禅意的风铃声,将思绪带回到从前……

冬天的风铃

小时候不懂什么风铃,每到秋后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山捡树枝,有时候忘了来时的初衷翻过后山跑到云岗屋脊上玩耍,渴了翻过云岗石窟那破旧的围墙。直接入园藏猫猫,喝泉水,学着游人像模像样的拜大佛。直到肚子饿了,才发现太阳已经西下,才想起该回家了。顺着原路一路小跑返回。衣服上挂满了的土灰,甚至还看得到翻墙刮下的痕迹,回家自然免不了一顿挨骂。

但下次还是会继续偷偷翻墙头,摸到云岗石窟中玩耍。那时候云岗街路面狭窄,遇上过时过节或赶庙会拥挤不堪寸步难行。

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发现云冈石窟远远不能承载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川流不息的车流。政府出台政策拆迁附近的民房,改造内外环境和软硬件设施。父母的旧居拆迁了,我们游玩云岗石窟的机会少了,可是儿时的记忆仍然难以忘怀。

前几日约几个儿时的伙伴云岗重游,很想重温儿时的意境,才发现已经找不到后山的小路。后山树木整齐排列,落叶已覆盖大地,零星枯叶挂在枝头随风跳跃,美轮美奂,闭目聆听风与叶的交响曲,愉悦心情,享受快乐。

走出树林是规模宏大的几个停车场,场内旅游车、小汽车、商务车、各种车辆停满满的。顺小路而下,就是闻名中外的云岗石窟。

冬季路两旁已经没有了绿意,只有松柏还尚存一丝绿,感觉有点萧条。宽阔的路面及整洁有序的绿化带还是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布局细致。

云岗石窟位于大同西郊17公里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时期,是有名的佛教圣地。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远远看去开凿一片长达一公里多长的不甚高的悬崖石壁上。石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像古堡似的颇有气势。佛像或大或小姿态万千,惟妙惟肖。

我们进入园区走进“马识善人”广场,中央矗立雕刻家“昙曜”的铜像。往里是佛光大道,宽敞的石路一直通向石窟的“山堂水殿。”旁边一座座古色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纯朴浑厚。石路两旁站立着洁白的石象,它的背上托着高高的古塔。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浒传》中,记录了当时云岗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 、缀目所眺”。一次寻梦游览观光结束了。

面对如今修建壮美的云岗石窟,心中还是有些许的遗憾,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儿时记忆里的影子。

古色的亭台楼阁,香烟缭绕的古塔,仍挂着一个个风铃,淡淡的香味和游人朝圣,虔诚朝拜摇响了祈祷风铃。

飘雪了,我展开双臂拥抱着晶莹飞舞的雪花,告诉风铃我来过了……

冬天的风铃

相关文章

  • 冬天的风铃

    坐在母亲的(父亲去年走了以后,我在老家的座标就换成母亲为中心点了。)家里,透过大门向南望去,尽管门前还有一栋两层小...

  • 冬天的风铃

    静心聆听季节的声音,似乎又听到若即若离萦绕着些许禅意的风铃声,将思绪带回到从前…… 小时候不懂什么风铃,每到秋后几...

  • 冬天的风铃

    坐在母亲(父亲去年走了以后,我在老家的座标就换成母亲为中心点了。)家里,透过大门向南望去,尽管门前还有一栋两层小楼...

  • 冬天的风铃

    坐在母亲的(父亲去年走了以后,我在老家的座标就换成母亲为中心点了。)家里,透过大门向南望去,尽管门前还有一栋两层小...

  • 《冬天的风铃》开篇语

    风铃的声音像是空谷中的鸟鸣,山涧里欢快的溪流声,清纯而不嘈杂。 四季都有它的声音,日夜都有它的声音,风撕雨鸣雷吼里...

  • 【散文风铃】冬天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北方,北方的冬天不像南方那样温暖,气温低,天气干燥,冬天里下雪。 乡村腊月,要忙活的事太多:炸冬米、熬糖...

  • 冬天里的紫花风铃木

    前几天,有头条的朋友说,发现广东的紫荆花、黄风铃花这些花都是全年都会开放,只有鸡蛋花会放个寒假、桂花树会放个暑假,...

  • 梅雪的恋情

    文:风铃/一笑嫣然 梅:(风铃) 冬天怨我开的太迟 怎么知道我在等你 等你飘飘洒洒的姿态 等你温润如玉的怀抱 等你...

  • 正视自己

    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

  • 冬天的树叶

    冬天的叶子黄了,在东风中轻轻摇摆,像晾晒的旧衣服,像笑着嚷着的风铃,又像在空中舞蹈。 行人驻足于一棵冬天的树,叹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天的风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ox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