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好,明天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作者: 蜜蜂散步 | 来源:发表于2021-12-01 09:40 被阅读0次

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知是荔枝来。

马伯庸全新力作,长篇小说《长安的荔枝》,首发于文学名刊《收获》,全文不到10万字,“马王爷”在十一天里一气呵成,不愧是“文字鬼才”。

文中讲述了,在天宝十四年,一名长安九品小吏李善德,被迫接受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贵妃生辰时,献上岭南运来的新鲜荔枝。

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离长安五千余里,途中山水迢迢,这条荔枝之路,更是无数小民的死路。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左右是个死,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他不要命地奔波在两地之间,反复试验和计算最快路线,实地考察荔枝生长采摘情况,采用多种保鲜方法,终于将运送时长控制在十一天。

最终,一骑两坛鲜荔枝送到了长安城,他做到了,代价是巨大的,那入口的果肉,也是无数百姓的血泪;红颜一笑,背后是万民涂炭……

小说同名电视剧,也在紧张筹备中,相信也必是佳作。

《长安的荔枝》

小说语言精炼,情节紧凑,读来酣畅淋漓,不自觉追随主人公东奔西走,悲愤怒骂,好在结局大快人心,无比痛快地解除了心中所有烦闷。

马王爷,近期非常擅长以小人物的视角,用小事件于细微处见朝政弊端,这种方式,这比刻画大事件更加有感染力,《显微镜下的大明》也是如此写法。

小说参考大量史料,非常贴近还原历史真实,虽然为了故事性,会有很多改编,但是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依然非常值得去读,性价比非常高的作品。

佳句摘抄:

“恍惚中,他感觉自己呆在一个狭窄漆黑的井底,浑身被冰凉的井水浸泡。”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博出一点微茫希望。”

“天下送客最好的手段,莫过于‘借钱’二字。”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种人其实最讨厌,就像蚊子一样,一巴掌就能拍死,但流出的是你的血。”

“后世读者,只会读到‘武帝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短短一句罢了。”

“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他这个人呐,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等。

相关文章

  • T计划:阅读与写作Day7

    今天关注了马伯庸作客东方甄选,对话刚恢复上播几天的董宇辉,谈到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等作品。 关于写作,马伯庸曾说...

  •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知是荔枝来。 马伯庸全新力作,长篇小说《长安的荔枝》,首发于文学名刊《收获》,全文不到10...

  •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不良人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其称谓为“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

  •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故事有些单薄,叙写一九品小吏李善德为运送荔枝,从广东岭南运到长安的过程。 小说中还有韩承(韩十四)和杜甫两个主人公...

  • 《长安的荔枝》:奢靡的背后,是多少人的付出

    2022年第14篇,总计360字,累计12700字。 今年共读的第二本书,是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

  • 读马伯庸《长安荔枝》有感

    你一定读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却不知皇室奢靡的生活背景后,是百姓的生灵涂炭。 一口气读完马伯...

  • 003:读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一个同事给我推了这本小说,我看书看得慢,用了一整个下午才看完。我的强迫症也越来越严重,非要把书从头到尾一字...

  • 打工人日常《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被迫成为荔枝使后,为了活下去,绝处逢生,排除万难为杨贵妃送鲜...

  • 帝国的缺口-读《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很短,几个小时就读完了。 情节也很简单,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主人公冒着生命危险,拼死...

  • 2022-11-14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午后读了马伯庸老师的新书:《长安的荔枝》,心有戚戚,进行记录: 天宝十四年,长安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pd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