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为啥我供你吃喝,你却在打赏别人

为啥我供你吃喝,你却在打赏别人

作者: 话七话八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2:01 被阅读0次

最近被新闻报道的“熊孩子”们着实捏一把冷汗,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大手一挥的去追“网红”、打游戏,着实让不少家长头疼,这里我就罗列了的几个案例,我们可以一起看一下。

2017年12月31日和2108年1月1日两天时间,九岁的孩子用父亲的手机,先后多次向网络主播打赏,共计5.8万余元。

一名在加拿大留学的00后小雅(化名)迷上某平台的男主播,三个月内打赏男主播65万多元,其母亲一怒之下起诉直播公司,由于证据不足,法院不支持。

13岁的女孩为了和主播成为师徒关系,共计消费25万多元在腾讯“全民K歌”的平台上打赏一位名叫“杨光”的男主播。也是通过妈妈的手机的偷偷消费地。 湖南的周先生因春节招待客人比较忙,把手机给8岁的孩子玩耍,结果只用两天的时间就在网游上败掉了他一年的积蓄。

以上案例都是新闻报道的,还有多少这样的“熊孩子”没有报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看这个趋势,肯定不在少数。尤其时看过这些案例的家长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感触,肯定有一些直脾气的家长憋不住地想问一句:“我供你吃、喝,你却拿着我的血汗钱打赏主播?” 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气愤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那面对这样的事情,家长该怎么理智的处理?

一种途径就是类似案例中的小雅母亲,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们都知道在未满十八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除16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家长来承担监管的义务。我们来看一下《民法通则》中的规定:

图片来自百度发自简书App

从规定中我们不难发现,不满八岁的未成年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来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回到案件中,动辄十万、几十万的巨款,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申诉取回的,但是现实却是网络平台没有与年幼的消费者有任何协议,也就是直接证据说明消费行为来自于孩子,孩子们甚至直接以父母的名义进行消费,从而导致家长都很难证明消费行为是孩子所为,所以就很可能出现小雅母亲的那种结果。

另一种途径是内部化解。怎么化解呢?当然是弄清楚孩子迷恋主播、游戏的根本原因,很多没有文化的父母,类似我的妈妈有时也会疑问:“我供你吃、喝,养你长大还不行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哈里·哈洛以幼小的猴子为例,给它人为的制造了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铁丝做的猴子“母亲”但是为幼猴提供了食物;另一个是柔软的、毛茸茸的布猴,但是不给它提供食物。

幼猴的偏好非常明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柔软的布猴子妈妈身上度过的,偶尔会去铁丝猴子身上拿食物。哈里·哈洛的实验结论为:只提供食物,不是依恋的基础。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依恋这个词,儿童与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连接。依恋会影响到孩子未来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现在我们回到这些“熊孩子“的案例中,父母辛苦的赚钱养家,供孩子吃、喝这是孩子长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是孩子同样需要高级的教育:父母的爱与陪伴。我姑且将熊孩子打赏主播、沉迷网友理解为一种依恋,这些行为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舒适、愉快。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都是喜欢玩耍、淘气、调皮,但是他们的行为同样也受到父母的正向约束,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与孩子建立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怎么才能让孩子在玩耍中获得教育?

中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淑,母之过”而作为身处义务教育全国普及的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教育的重要性,更需要在自身上找原因,怎么才能多了解孩子,更好的指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其次,孩子的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通过与他人——同辈、老师、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伙伴关系,儿童才能全面的形成他们的知识体系、思考过程、信念和价值观,这是维果斯基的观点。虽然他的理论是在70多年前就提出的,但是这个研究结果却是在后来获得大量的研究证实。 这同时也为我们教育孩子提供一种科学的思路,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互动,要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处理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现在我们回到以上的案例中,又有一部分的父母是忙于生计而无暇照顾孩子的,还有一部分父母是有充分的时间却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那些整天说自己忙的父母多半是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做,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毕竟除了工作之余,还是要回家的。

最困难的莫过于有时间却不会教育。根据最近的统计,城镇常住人口的为8亿多人,乡村常住人口为5亿多人,而大部分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生活在农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乡教育差异较大,农村孩子辍学率较高。很多家长不仅要进城市去打工挣钱,孩子与家长面临分居两地的困境,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如果自身教育、指导有限,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借助社会的力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育婴的专业机构。专业的教育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儿童看护护理能够几乎与父母的形成的强依恋关系没有太多差别。

最后,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一个孩子长大还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慢工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通力配合。那些整天忙于挣钱忘记关心孩子的家长,以上述案例的周先生为例,熊孩子败掉一年的积蓄,显得得不偿失,所以当孩子开始打赏主播、玩网游的时候,各位家长就应该警觉的多自我反省了,不要本末倒置了。       

相关文章

  • 为啥我供你吃喝,你却在打赏别人

    最近被新闻报道的“熊孩子”们着实捏一把冷汗,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大手一挥的去追“网红”、打游戏,着实让不少家长头疼,...

  • 【情感】牵手(2)

    “我凭什么要听你的,你说断就断啊!” “就凭我是你妈!就凭我供你吃喝,供你上大学!” “你以为你给我钱,就可以支配...

  • 嫦娥

    我去远方,与你道别,你没说再见,却躲藏在——每一道风景里面。我早该知道,你是人间绝美的风景,供世人围观,不唯我独赏。

  • 中医治疗痛风,体质调整是根本

    为什么同样吃喝,别人不得痛风,你却得了? 为什么同样打针吃药,别人康复了,你却久治不愈,还越来越重反复发作? 同样...

  • 姐姐

    姐姐说, 如果你找不到工作, 我就租个单间, 你过来, 不用上班, 随意玩乐, 供你吃喝, 仅限结婚以前。 但其实...

  • 三行小诗 l 自然物语 九首

    春 都说你最多情 可是 你为啥要把爱的果实留给别人? 夏 如火的小伙啊 为啥你整整一季的热情 却经不住一场秋雨的洗...

  • 问问题

    你觉得对方如果想说的话会直接和你说的,如果你直接问,万一别人不想说,就不礼貌了,像是在打探别人隐私一样。 别人却觉...

  • 亲子心理探索: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凭什么做不到?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为啥学不会?为啥分数这么低?你为啥总贪玩?你为啥不听话?” 从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和...

  • 我供你

    我有件礼物想送给你,那是在孤独的夜晚,依然在远方闪闪发光的满天繁星。虽然不断失去,百般费解;虽然受尽排挤,无法实现...

  • 孩子的世界搞不懂了

    没有孩子之前觉得养育孩子好容易,供着吃喝,大道理你讲就是了,可有孩子以后,觉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会发现,吃喝?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啥我供你吃喝,你却在打赏别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s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