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学的楼下,停着一溜淡蓝色自行车,像一列战队,整齐划一。每辆车子上面都有一个银色的车筐,车筐上面都有一个红色的编号,我是49号。这是我们的宝马坐骑,出行工具。
从渤海之滨万里奔波,来到西部名城疏勒,一下穿越到八十年代初,交通工具由四轮变成两轮,甚至步行,憋的我头疼。刮风下雨不说,夏晒冬寒,确实让人心生抱怨,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小轿车啊!那么乖,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可远可近,冬暖夏凉,贴心贴肺,随心所欲,方便快捷。时不时还可以兜个风,耍个酷,多拉快跑,一点问题没有,一个字“爽!”
再看这辆蓝色坐骑,摇摇晃晃,毫无遮拦,冷热交换,全看老天意愿。时不时还闹点小情绪,使个小性子,罢个小工什么的,要多闹心有多闹心,每次出个远门,得费心检查多遍,唯恐半路闹脾气,撂挑子不干了。略放点重物,吱嘎吱嘎的叫个不停,那个矫情劲,甭提让人有多烦了。
第一次觉得受人注目是在大巴扎上,挡了别人的路,有人指指点点,这样的车子外面有好多,哪里来了些啥都不懂的人,随随便便停车,吓得菜也不买了,赶紧溜。
第二次受人关注是去取快递,顺便说一下,这里的快递可不快,从不送货上门,每次都得亲临指导,货物才能放行,这下可给它露脸的机会了。停在快递公司门口,两位阿达西(维族朋友)围着它转圈,提起来试试重量,爱不释手。哇塞,还有人喜欢它,不由我不重新审视它,还是永久牌的。八十年代名牌,稀有品种,曾经战绩辉煌,成为时代的宠儿。
那天骑着它去买菜,天气特别冷,尽管穿成狗熊了,手指尖和脚趾头还是冻的麻木不仁了,停下车上个锁特别困难,索性不锁了,丢了拉到,可怜我的爱车在家里孤芳自赏,而我却在这里风餐雨露。
路过水果店,心里非常犹豫,买,拿不了了;不买,还得出来一趟。索性超个载吧!老板很胖,挺着个大肚子,像怀胎十月的孕妇,汉语水平比较差,我们交流全靠比划,我这里还没有崩溃,停在外面的它已经焦躁不安,扭动起来。邻居那哥们也是维族的,瘦长版的,一把扶住它,所有的购物成果才得以保存。
健谈的朋友来了,非常和谐。“你们是山东来的?老师?”“对,你怎么知道?”他拍拍我的坐骑“看这个。凡是骑蓝色自行车出来的,都是山东的支教老师,你们很好!”并竖起了大拇指。呀!原来这么多人关注我们,理解我们,并喜欢我们呢。心里涌起一丝丝甜蜜。
告别胖子和瘦子,路过一家馕店,排着长长的队伍,看到我走过,集体行注目礼,目光温和友善,心里暖暖的,连手脚的麻木都忘记了。
看到一颗大白菜,心动了,翻遍所有的兜,没有找到零钱。卖菜的是夫妻俩,都有六十多岁了,也没有零钱,只好放了。老太太拿着菜放在我的车子上说了一大堆的话,一句没听懂,一脸的无奈。旁边路过一少女,温和的说:“她说你是山东来的老师,好人,朋友,菜先拿走,啥时候记起来,啥时候还。”心里好感动,哪有这样做生意的,他们知道我是谁呀,不还了呢,回头一想,他们信任的不是我,而是它,是我们山东人,是我们支教老师。
我把它放在楼下,找来干净的布子认真擦洗,它可不仅仅是代步的工具,而是我们山东人的形象,是我们支教老师的代言人。突然觉得它那么可爱,那么亲切,那么骄傲。它还是疏勒人民对我们的信任、肯定和赞扬,是疏勒人民朴实的关爱。
再看那一列战队,就是一股力量,是一股民族团结的春风,在疏勒人民的心头荡漾。
淡蓝色自行车构成的亮丽风景线,在疏勒县这片土地上,播下爱的种子,用心浇灌,一定会春暖花开,收获丰硕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