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作者: Joanbetty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25-08-10 09:23 被阅读0次

  有人说,中年是一扇门,分出了人生的两个阶段。前半生,我们总是鲁莽、偏执,处处较劲,事事入心,样样不服。

  以至于撞了一堵又一堵南墙,吃了一轮又一轮的亏。那时的我们,把这桩桩件件归结为:运气不好。

  年岁渐长,这才开始明白,人生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厄运。每一次厄运的到来,都是在为过往的行为补偿代价。

  心理学专家涂道坤说:一个微动作,一个小念头,运势就变了。中年以后,当你学会转念、转身,命运的齿轮也会跟着悄然转动。

  转念,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自己内心痛苦的制造者,也是唯一的终结者。年轻时,我们总喜欢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外界。

  人到中年,才逐渐懂得:我们所遭遇的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只是自身的念头太过执着,以至于钻进了死胡同。

  心随念转,不一样的思考,便有了不一样的境遇。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无论何时,控制住了念头,就掌控了人生。

  1. 转念,允许一切发生,看过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的故事。弗里达自小成绩十分优异,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然而在她18岁那年,一场车祸直接断送了她的前程。等她从医院醒来后,浑身只有右手能动。

  命运的迎头重击,让她悲苦万分,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可医生告诉她:你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一场奇迹。

  弗里达听后,这才恍然悔悟:既然只剩一只手,也可以活得有意义。躺在病床上,她开始尝试用这只手画下救护她的医生、护士。

  自此,她踏上了绘画的道路,并一步步成为墨西哥知名女画家。这让我想起了海灵格的一首小诗:我是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言,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允许,全然地经历,全然地享受。生命中发生的很多事,都是你无法阻挡的。

  你对抗也这样,不对抗也这样,除了让自己痛苦,没有一点好处。倒不如选择让它穿过自己,不再跟它较劲。当你转换念头,允许一切发生后,就能平和面对种种境遇,迎来命运的馈赠。

  2. 转念,凡事往好处想,樊登说过: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的想法出了错。人一旦被负面念头侵占了脑海,再微小的事也会被持续放大,从而备受压力。

  客户经理卓然,在对新人的培训中分享过一个秘诀。她刚工作时,对接客户常常战战兢兢。交流中,常常会因为对方一两句的坏语气,就怀疑自己的工作出了问题,说话做事也跟着悲观、沮丧起来。

  客户见状便心生不满,也就断了合作的念头。就这样,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慢慢摸索出来一个秘诀:“客户的语气、表情,很多时候是你跟无关的。只要你继续保持自信沟通,相信这单能成,就能大大提高成交率。”

  认知心理学上有个“自证预言”。意思是说,事情的好坏,都是经由我们内心的构想,一步步导向现实的。

你越相信什么,就越可能实现什么。稻盛和夫也说:如果想要度过自己美好的人生,那么不管是幸运还是灾难,对于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必须按照正面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行动。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坚信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学会转变想法,多往好处想,就能驱赶厄运,把事情带入良性循环。

  3. 转念,把目光放长远,心理学专家Emily Anhalt在一次演讲时遇到一位姑娘。姑娘面色沉郁,带着哭腔说:我考试失利了,感觉人生没了希望。

  Emily说:一次考试而已。姑娘说:那对我真的很重要。Emily转而笑问:你还记得上一次是为什么而哭泣吗?

  姑娘思索片刻道:好像是跟我最好的朋友道别。Emily又问:再上一次呢?姑娘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

  话音刚落,姑娘脸色一喜,当即向Emily鞠躬致谢而去。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像这姑娘般,因为某人某事而哭天抢地。

  但实际上,只要把眼光放长远就会发现:所谓痛苦的事,却已悄然遗忘;所谓天大的事,根本不值一提。

  就如网上的一句话所言: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只是故事。

  人活着,势必会遭受无数的挫折与失败。但再绝望的际遇,把时间拉长,转念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无论何种处境,学会用未来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的境况。心念一转,人生所有迈不过的坎,都只是无关紧要的擦伤。

  转身,作家马德说:前半生靠积累,后半生凭选择。中年人的生活本就兵荒马乱,身下是沼泽,身前是天堑。

  你若是仍像年轻时那般闷着头前冲,举步维艰不说,还会将自己置于险境。这时,不如转个身,选择绕道而行。

  正如作家舒砚所说:宁折不弯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学会转身,出路就在前方。转身之间,便已破局,拥有了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

  1. 转身,不听闲言碎语,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曾在书中提及自己的过往。有段时间,因声名过盛,他成为众人攻击的焦点。

  有人说他的小说陷于情爱,低俗不堪,不适合阅读。甚至,当他受邀当嘉宾时,很多人也当众诋毁,称他不入流。

  当时诽谤他的文章多达上百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对他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面对诋毁和恶意,他没有回击,只是平淡说道:与我何关。

  纵使外界纷纷扰扰,他却不问不闻,悠闲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一旦在乎外界的闲言碎语,你就会被牵绊,心中惶惶不安。最终,你就会习惯性内耗自己,积压很多负能量。只要你转身背对,那些流言蜚语就会像一阵风轻轻吹过,丝毫不能影响你。

  2. 转身,远离烂人烂事,作家刘烨在《成熟的蜕变》中写过一段话:“20岁时,我因为被多收了12块钱而跟大排档老板大打出手,最后在家里躺了三天。

  40岁时,服务员说我还没买单,我赶紧道歉、付钱、走人,多耽搁一秒都算我输。”年轻时,遇到一些胡搅蛮缠的人,气不过的你一定会选择掰扯硬刚。

  然而对方的目的,就是纠缠你,撕咬你,让你气愤难耐。你越和他较劲,越容易被他拖进戾气的漩涡。

  所以说中年人最大的精明,就是不跟一些无所谓的人,争一口无所谓的气。漫画家几米说: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

  果断转身,远离垃圾人,早早把冲突和矛盾扼杀在摇篮里。这不是妥协和认怂,而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3. 转身,不回应负能量,精神科知名专家曾奇峰曾提出一个观点:过度共情是一种自我攻击。

  因为一个人长期听别人诉苦抱怨,就会过度同情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知名心理医生荣新奇,年轻时就是如此。

  刚成为心理医生时,他每天都会接诊十多名病人。这些病人有的抱怨职场不公,有的大诉家庭苦水。

  看到他们各种各样的悲惨遭遇,荣新奇便心生同情,内心也跟着悲戚起来。直到一天,一位老医生见他不对劲,就给他做了心理测试。

  结果,他被确诊为轻度抑郁症。这时他才意识到,是自己过度吸收了病人的负能量。

  从此以后,他定下一条准则:治疗病人时,绝不代入病人的苦难之中。作为心理医生的荣新奇,尚且会被他人的负能量侵蚀,更何况是我们呢?

  行至中年,我们已然背负着千难万苦。若是再一味倾听他人的苦水,就会让自己雪上加霜,陷入苦痛深渊之中。

  正如作家李善友所说:“在我看来,冷漠其实是一种非常正面的力量。它可以隔断你和其他事物的拉扯与消耗,让你专注于确立自己的存在价值。”

  面对别人的抱怨,转身就走,不再理会,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哲学家格拉西安说,幸运与否,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向决定的。

    很多人都以为运气是上天注定的。只有到了一定年纪,经历得足够多,才会明悟:好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你一举一动,一念一想所结出的果。学会转念,懂得转身,你终能逢凶化吉,迎来命运的转机。

相关文章

  • 观点的观点

    文/原创 前天说过的五月雨,以为不会再来了,没想到昨天却下得一整夜,今天上午晴了半天到中午又急促地下了一小...

  • 关于观点的观点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也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交流彼此的观点。做大大小小的决策,给领...

  • 观点

    来不及了吗 有那么点遗憾 这让我想到 井底之蛙的鼓吹 同一片蓝天 有不同的深浅 我在此点,一切ok 摊开,说明皇帝...

  • 观点

    2018年那次喀什之旅,我们在玉隆拉措 西天瑶池景区门口,见到一位英格兰徒步者,因没钱买门票 进入,无助的站在景区...

  • 观点

    什么是观点? 观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人事物产生的结果就是观点,观念!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

  • 观点

    我从简书上看了一篇140字微小说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天,纹身店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男青年给店老板说要在左手中指...

  • 观点

    很多时候,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并且是真知灼见的观点时,我们会觉得他满腹经纶,有思想有见地。但是现在的我慢慢意...

  • 观点

    每个产品都该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 观点

    冲突 “房价太贵了!” “房价不贵!” 我们是不是听过这两个“观点”,对于身边的人来说,基本的观点就是“房价很贵”...

  • 观点

    青春是畅翔的 写的了开头 却忘记了结尾 想说我爱你 却忘记了爱你的理由 就那么傻傻的 忘乎所以的爱你 相爱的时光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tpo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