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节,离开多于团圆。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古时候的人家,对宫女选秀避之不及。
女子一旦被选为宫女,
就再不能与家人团聚,
从此深锁宫中,与外界隔绝,
把身家性命交付他人,
在寂寞、凄苦中艰难度日。
因此,百姓把皇宫看作火坑,
世上没有父母愿意把女儿往火坑里送。
相传汉武帝时期,
有位女子叫元宵,不幸成为宫女。
入宫多年,
她非常挂念家中的父母和妹妹,
每逢佳节倍思亲,寒冬的时候,
更加无法抑制对亲人的思念。
宫中劳苦,日复一日,
思念一天比一天浓烈,
却没有相聚的盼头,
又想到无法为年迈的双亲尽孝,
小宫女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脸。
不在沉默中崛起,就在沉默中灭亡。
最终,元宵心灰意冷,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当天,
大雪弥漫,梅开正艳,
元宵跑到御花园去投井。
所幸的是,路过一个男子阻止了她。
男子听完她的倾诉后,宽慰了她,
并承诺定会让她与家人见上一面。
得救的元宵回到宫中,
抱着“姑且信他”的心情焦急地等待。
救她的人叫东方朔,汉武帝的宠臣。
东方朔这个人
以“多智、风趣”著称于世,
言词敏捷,心怀天下,
敢在汉武帝面前谈笑取乐,
唯一的“污点”就是“岁更其妇”的嗜好:
他把汉武帝赏赐的财物全部用来娶亲,
每年换一个新媳妇,被当时的人议论纷纷。
那天,他踏雪寻梅,
正好遇到哭啼着想投井的元宵,
对小宫女动了恻隐之心,答应帮她圆一个心愿。
次日,东方朔就出了宫,
化身算命先生,在长安街头摆了个小摊。
老百姓都争着向东方朔占卜求卦。
但无论这些人占什么求什么,得到的签语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
一时之间,
大半个长安人心煌煌,
纷纷求问原因和破解之法。
东方朔说:
正月十六,玉皇大帝要火烧长安!
正月十五日晚,火神君会先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前来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快去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吧。
说罢,
扔下一张红帖,
东方朔就转身离开了。
果然有人拿着红帖,送进了皇宫。
红帖上写着:
长安在劫,火焚帝阙,
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看后,叫来了他的谋臣的东方朔。
东方朔不动声色,
佯装思索了一番,
为汉武帝献上计策:
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
万岁可以在十五晚上让宫女做好汤圆,
万岁亲自焚香上供,并传谕百姓家家都做汤圆,一起敬奉火神君。
另外,
令臣民在十五晚上挂起灯笼,
全城放烟火炮竹,
使整座长安城看起来像着了大火,
这样应该能瞒过玉皇大帝了。
为了万无一失,
还应当通知城外百姓,
十五晚上进城观灯,一起消灾解难。
汉武帝听后,觉得有道理,传旨照做。
于是,正月十五,
长安城内张灯结彩,
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东方朔叫元宵
做了一只超级大宫灯放在城头,
当她父母和妹妹进城,
一眼就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
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一家人终于得以相见!
第二天,
汉武帝见长安安然无恙,
天下国泰民安,甚感欣慰,
便下令:往后正月十五
都要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
从此正月十五这一天,就成了元宵节。
团聚之后,又是分离!
小宫女无法离开四面红墙的皇宫,
但她灰过的心又活了过来,
亲情短暂的温存,
足够使她能面对寒冬,
能忍受孤独,忍受等级森严的宫廷,
忍受卑躬屈膝的日子和糟糕的境遇。
她有希望,有出路。
离别的原因千万种,离愁却亘古不变。
中国的春节,离别永远多于团圆,
短暂的相聚过后,又是漫长的离开;
中国的春运,
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从年初几开始到元宵,
数以千万计的人群,
又如同蚂蚁搬家一样赶回一线城市,
为生存,为梦想,
为内心无处安放的躁动。
我们的乡愁
成了一方小小的车票,
你在这头,家人在那头。
走在路上的人,
一辈子都在梦里寻找故乡,
是身后所爱的人,
使他们不是浮萍,
而是一只有线的风筝,
被牵挂着,有回归的期盼,
无论走多远,终将会回到他们身边。
离别,是无奈,
也可以是更好的重逢和遇见。
历史比小说精彩,
比影视剧还有趣!
关注本公众号:
白色罂粟
正史、八卦
总有一款适合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