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自己吗?
你可能会理直气壮的回答,那当然咯。
在没读到《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书时,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当跟蔡叔学完此书后,我也不经在怀疑自己。
自己找了一份没意义的工作,每天做着这份工作,抱怨着工作太累,工资太低,。每天下班刷着手机看着电影,不去找新工作,不去学习提升自己,然而每天都抱怨着社会不公平。你可能会说,工作之余就是用来娱乐的嘛,然而却随时抱怨着工作和生活。
五一小长假来了,你呢,打算工资低就不学人家富二代。结果看到别人买衣服刷朋友圈,又看到各种优惠卷各种折扣,在这种双重刺激之下,你也忍不住淘了一大堆衣服回来,小伙伴问,不是说这次不买了吗?这次买了今年就再也不买衣服了,结果你又抱怨着现代互联网诱惑太多下次该买还得买。
你可能会说,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我不在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该抱怨抱怨,该上班还得上班。那么爱情呢?其实很多人在爱情里把自己和对方折腾得死去活来,也搞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先拿买房来说吧,很多人都自认为买了房就等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也就安全了。结果呢全部资产都投资上去了,还做上了房奴,买的房子没住上还漂泊异乡挣钱还贷花钱住上了出租房。你本该可以用买房子的钱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值钱,然而呢,你把别人认为的买房就是家的观念套在了自己的头上,从而也失去了原本可以追求的幸福。
和买房一样,爱情也被建立在了一种自我为追求过度的安全感带来的控制之上。窥探对方的隐私,是你害怕失去对方的一种表现,而害怕失去其实反映的往往是自己的自私,你正是害怕被伤害,才用上了情感绑架。
我们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要么是看别人在做什么,我们也去做什么。要么是去收集一些客观数据,很多人都说考上清华北大最幸福了,那么我也去考。要么就是对别人实施情感绑架让别人也认同你的观点,自己就不会感到焦虑,也就不需要去追求了。
思维里的墙就如同一双看不见的手,时刻操纵着你的认知却不被自知。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五堵墙,只有拆掉它们,才能通往幸福之路。
1过度追求安全感之墙
上面列子也提到,买房等于家和情感绑架都是害怕恐惧的表现形式,是想摆脱恐惧的一种心态。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恐惧随时都是会有的,你是永远都无法摆脱的,走夜路谁都害怕,因为都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突然跑出来,但该走还得走,那就撞着胆子走好咯。谁能说自己投资一定不会亏,谁能说我每次表白一定能成功,谁能肯定我每天出门一定不会被车撞。无法预料的事情太多太多,因此!过度追求安全感就如同把自己困住。拆掉过度追求安全感之墙,就等于永有更多的可能性。
2自正式预言之墙
在学校里,那些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老师就会不自然的用一种期待的态度去对待。结果呢,老师就会多辅导他们,最终如愿以偿,老师的期待实现了。同理,假如说你认为自己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因此呢,你一有时间就练习绘画,结果呢,你成为了一名画家。好事可以实现,坏事一样可以,假如说你认为自己没本事,没天赋,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于是你从不去学习什么新技能,也不去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结果你就真的一事无成了。因此我们要拆掉那些消极的暗示,给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期待。
3成功学谬误之墙
很多的成功学故事都是讲给听故事的人听的,所以成功学所讲述的都是你想听到的故事,而不是真正的成功故事。你想啊!一个成功学大师如果给你讲自己老爸很有钱,年幼时就上了一所当地最好的学校,你还会扛着这种对你来说貌似不公的待遇听下去吗?而且即使听了故事,你除了自嘲家境不好,社会不公,自己没天赋,运气不佳,还能做什么?所以成功学的故事无非告诉你要,坚持,自信,努力。然而成功真真的就这三条吗、是否还得看看自己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有什么样的优势,时机是否能把握好。成功的因素太多了,认真审视自己,不要随意盲从。
4受害者心智之墙
很多人认为不按照父母长辈的意愿行事就是不孝,结果呢!他们做着父母让他们做自己又不喜欢的事情,自己做不出成绩,往往呢又责怪着父母,把不成功归因于父母逼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很多父母也是如此,过渡逆爱,导致过渡付出,导致自己事业的不成功归因于把精力花费在孩子身上,死循环就这样产生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父母让自己做的事情,这不是不孝,而过度逆爱孩子也不是爱。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能力,而自己也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没有父母的人生是缺憾,那么没有自己的人生则就会是遗憾。拆掉受害者心智之墙,做自己。当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时,你才会全力以赴,也才会为自己认真负责。
5拖延症看中价格之墙
如果爱一个人不及时去对人家表白你就会失去了一次求偶的机会,然而好处貌似就是还可以跟你喜欢的对象做朋友。其实你表白一次不意味着就没有机会了,就算拒绝了还可以再次表白嘛。那就算真的一次机会都没有了,自己不也节约了成本,无需再做无谓的付出呢。同样的,不给客户打电话就意味着一定会失去订单,而打电话有可能被拒绝,不行动就意味着没机会。此外!并不是说价格就等于价值,价格和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是一个产品它经历了高成本的加工就意味着它值钱。换言之,苹果手机之所以可以卖7000元不是因为它的加工制造值这么多钱,而是有很多人愿意用7000元钱买一部苹果,即时行动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束缚我们的不是工资太低,不是各种充满诱惑的刺激,不是世界的不公,而是自我不自知的潜意识思维在作祟。拆掉这个五堵思维负值之墙,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去搭建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