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屈为伸,守三分拙

以屈为伸,守三分拙

作者: 愚9 | 来源:发表于2023-11-24 19:44 被阅读0次

有句话说得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为人处事,最可贵的是低调。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收敛锋芒,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言辞犀利,即使满腹经纶,也会遭人排挤,惹祸上身。

早年的曾国藩年轻气盛,因为不懂收敛,让他在官场上饱受挫折。

有一次,他肆无忌惮地冲进皇宫,质问咸丰皇帝,为什么不把精力放在国家大事上,反而总是在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计较。

他还当着皇帝面说:“瑾瑜小而反乎于大。”

曾国藩的直言进谏,不但没有得到咸丰皇帝的赏识嘉奖,反倒惹怒了皇帝,于是他被贬到了千里之外的荒芜之地。

后来,曾国藩才慢慢悟到,不懂得收敛锋芒、藏拙守仁之道,而是一味逞口舌之勇,定会惹祸上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守拙,一味地直言冒进,那么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端,致自己于绝境。

鲁迅曾说:“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收敛不是一味地退让,藏锋也不是永远地装傻。

以屈为伸才是真正的大智大慧。

朱元璋的手下汤和,之所以假装醉酒、胡言乱语,是为了消除朱元璋对自己的戒心,保全自己的性命。

大宋宰相吕端,之所以低调退让,处事装糊涂,是为了多一份坦然与舒心。

能言善变是一种能力,但藏锋守拙则是一种智慧。

据理力争虽能逞一时之强,审时度势却能让人一世安稳。

做人如能守三分拙,自然安享余生。

相关文章

  • 他们这样说

    《菜根谭》有云:“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真正的强者,都懂得抱朴守拙,即使心中有万千沟壑,也从...

  • 藏巧工于拙(五绝.平水韵)

    藏巧工于拙 言明用晦询 寓清浑浊御 以屈且还伸

  • 《菜根谭》

    《菜根谭》: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译...

  • 【心畫】小窗幽记·卷一·醒(节选三)·明·陈继儒

    半暇·得半日清闲,抵十年尘梦 【 临砚 】 【原文】 藏①巧于拙,用晦而明,寓②清于浊,以屈为伸。 彼无望德①,此...

  • 20180225【湾仔馒头的成长36】

    【今日经典】 以退为进,以屈为伸。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窑也。 【今日习惯...

  • 守  拙

    《 人生大境界:守拙 》: 在中国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拙进,道以拙成,讲的就是对拙的推崇。的确,做人守拙,以...

  •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朴与拙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朴,是本性;抱朴,即恪守初心。 拙,是愚拙;守拙,亦韬光养晦。 抱朴守拙,是一以贯之的道,也...

  • 《菜根谭》·115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原文: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再聪明也要收敛锋芒,以笨拙适当地隐藏...

  • 进退之道

    根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可以屈时就屈,可以伸时就伸。 屈于应当屈的时候,是智慧;伸于应当伸的时候,也...

  • 守拙:节奏需要自己掌握。

    守拙,动词,指以拙自安,不用机巧与世周旋。古时候指士大夫拒绝出仕,清贫自守。 守拙: 快,成了北漂的代名词,想要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屈为伸,守三分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un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