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文学文学体裁诗词
河南禅宗胜迹的诗词大全

河南禅宗胜迹的诗词大全

发表于2019-06-12 15:22 | 被阅读75次
内容关键词:禅宗诗词,关于禅宗的诗句,关于禅宗的诗,禅宗诗人,禅宗对中国诗词的影响,禅宗生死的诗句,佛与禅宗的诗句,禅宗明心诗,禅宗开悟古诗。

    禅宗胜迹,包括禅宗祖师达摩面壁洞、立雪亭及塔林等与佛教禅宗有关的古迹。

    达摩面壁洞,位于少林寺西北初祖庵的五乳峰上。这是一自然石洞,深7公尺,宽3公尺余,乃达摩面壁9年处。洞前有一座明代石坊,南额题刻 “默然处”,北额题刻“东来肇迹”4字。登上此洞,如入仙境,倚石俯瞰,峰峦脚下,心旷神怡。

    塔林

    立雪亭,又称达摩亭,在嵩山少林寺院内,大雄宝殿之后,相传是二祖慧可当年向达摩求法之处。亭内供达摩铜像,额悬清高宗弘历所书 “雪印心珠”横匾一块。

    塔林在少林寺西,原为少林寺历代禅宗法师 (住持僧)、大和尚的墓地,每一个墓均有墓塔,现存自唐至清,1000多年来所建砖石墓塔220多座,成为举世罕见的古塔林。各塔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闻说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传衣。

    千秋少室山灵在,曾见先师只履归。

    [诗名]游少林寺(全诗8句)

    [作者]许安仁,字子静,交河人,金大定七年进士。历任翰林修撰、汾阳军节度使等职。

    [注释]●闻说句:据载,印度僧人达摩入南海得禅宗妙法,由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传授。达摩得衣钵后渡海来中国,至少林寺五乳峰石洞面壁9年,人称“东土初祖”。●得逢句:二祖慧可,欲名神光(一说姬光),从菩提达摩学佛,立于雪中,通宵达旦,后达摩终于将衣钵传给慧可,是为二祖。“传衣”即传授衣钵。●曾见句:南朝梁大同元年初祖(尊称先师)圆寂,葬于熊耳山;据传,时过2年,北魏使臣宋云从西域回国,在葱岭重遇达摩,见达摩手中提着一只鞋,向西走去。“只履归” 即述这段故事,说达摩就这样回印度去了。

    面壁九年金石穿,一苇亦可代江船。

    唯心唯物且漫辨,只此精神实可传。

    [诗名]达摩洞

    [作者]于安澜,今人。

    [注释]●一苇句:达摩以苇叶为舟事。

    菩提达摩方面壁,神光侍立雪没膝。

    由来重道便尊师,中州故事令人思。

    [诗名]少林寺立雪亭书感(全诗8句)

    [作者]霍松林

    [注释]●神光:二祖慧可出家前的俗名,荥阳虎牢人,入少林寺投达摩为师,适遇降雪,达摩面壁不语,神光侍立,雪没双膝,犹不肯去。达摩见状,收为弟子,改名慧可,传以衣钵,为禅宗二祖,以后连续单传,直至六祖。●中州故事: 即指神光立雪求师的故事,因发生在中原大地,故称。

    一石独亭亭,中藏初祖形。

    千年神气在,何用著丹青。

    [诗名]初祖庵杂咏·面壁石

    [作者]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人。清代康熙进士,博学有才名,工诗。

    [注释]●初祖形:即见达摩面壁的形影陷于石上。●何用著丹青:是说面壁石中有达摩之影,千年神气在,不用绘之于丹青。丹青原为绘画用的红色与青色颜料,今已转意为图画本身。

    一苇西来驻中州,九年枯坐对墙头。

    精魂入石形神在,百代禅宗逐水流。

    [诗名]少林寺达摩影石

    [作者]闻山,当代作家。

    [注释]●达摩影石:少林寺内有面壁石,相传为达摩面壁时面前之石,由于面壁9年,神入石中,石上隐隐一僧形,背坐露侧颌,衣褶依稀可见。

    徜徉塔林间,夕阳衔山时。

    归去尘缘了,扬鞭马行迟。

    山风忽如水,晚岚恰似诗。

    翠微浮屠在,世间几人知。

    [诗名]塔林

    [作者]王峰,今人。

    [注释]●尘缘:佛家以世俗之缘为尘缘,和尚圆寂而死去,自然是“归去尘缘了”,即尘世之缘全部了结。●浮屠:梵语,即塔。古时以塔为存佛骨之听,称浮屠,或浮图。

    少室塔林冠九州,唐宋元明历代修。

    纵横叠峦难数尽,建筑工艺超群优。

    [诗名]少林考古诗札(三首之一)

    [作者]安金槐,今人。

    高低巨细合成林,几许浮屠历古今。

    休谓空门无等级,个中尽瘗掌权人。

    一生钟鼓度晨昏,骨殖何须造塔存。

    未若扬灰风带去,天空海阔了无垠。

    [诗名]少林寺塔林

    [作者]吴丈蜀

    本文标题:河南禅宗胜迹的诗词大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wx/ele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