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若被命运投进时光漩涡的漂泊者,作为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今已确诊五年,也与药物相伴走过了这漫长的五年岁月。
在服药前,书于我而言,是驱散孤独的挚友,在寂静中给予陪伴;是滋养心灵的沃土,孕育了诗意的繁花,思想的绿荫。我如饥似渴地热爱着看书,痴迷于思索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与事情。那些跃然纸上的文字,像点点繁星般照亮我精神的苍穹,为我带来数之不尽的美好,启迪着我的思维,赋予我生活的动力与追求。文字宛如思想的羽翼,带我在精神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用它表达内心的波澜,记录生活的点滴,思索生命的真谛,文字于我而言,是心底深沉且持久的热爱。
然而,服药之后,我感觉自己变了很多。我的脑子常常陷入“低速运转”的泥沼,如同生锈的齿轮,艰难地咬合转动,难以快速处理文字。别人能行云流水般阅读十几二十页的时间,我却只能在一页书的字里行间艰难跋涉。不仅如此,读书对我而言,竟常常成为一场痛苦的煎熬,文字使我的脑子紧绷,胸口的气息似被堵住而发闷,眼睛干涩到发烫,倘若阅读时间稍长,脑子便会陷入“瘫痪”状态,紧接着全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离,那一刻,我如同耗尽能量的机器,除了无力地瘫倒在地,再也无法做任何事情。
曾经的挚爱,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化作可怕的梦魇,我开始对书产生深入内心的恐惧。害怕看到书的模样,害怕踏入书店那弥漫着油墨香却令我心悸的空间,害怕望见图书馆那高大肃穆的建筑。仅仅是想起它们,那些生理上的痛苦便如潮水翻涌上来,让我不由自主地退缩。这是多么令人唏嘘的讽刺啊,昔日对书的爱有多炽热,彼时的恐惧便有多浓烈。
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书始终像一位不离不弃的老友,陪伴我左右,即便阅读之路断断续续,它也从未真正离开过我的生活。只是,我常常发出叹息,那叹息声里饱含着无奈与不甘,叹自己读不到半小时便需停歇,叹读上一小时就得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叹若胆敢阅读一上午,接下来脑子便会如同报废的机器般毫无用处。我满心渴望着进步,可现实却如同沉重的枷锁,让我的进步犹如蜗牛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缓慢爬行。
这些年来,我已记不清叹过多少回气,即便到了现在,偶尔仍会不自觉地叹息。只是,心中的悲伤已渐渐褪去,如同潮水退去后的沙滩,留下的是平静与坦然。如今的我,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接纳无法正常阅读书籍这一事实。读累了,读不动了,便轻轻放下,任其随性而为。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不经意间,一切都会悄然好转。
不与命运的安排激烈对抗,以平和的心态与之共处,或许这便是面对苦难的良方。这场疾病,教会了我接纳人生中的遗憾、失意与万般无奈,让我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学会耐心等待,如同等待春天绽放的花朵,静静守候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曙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