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这基本上道出来《周易》一书的精髓,阴和阳是构成《周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阴也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二者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互相转换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讲,阴阳其实并没有主次之别,因为二者是构成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比如《周易·系辞下》:“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孔子把乾坤当作《周易》的门户。乾是阳,坤是阴,阴阳相互配合而呈现出刚柔的形体,可以用来体察天地之运数,用来贯通神奇光明的品德。《系辞下》对阴阳功用的伟大之处进行了阐发。也让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阴阳和谐的意义所在。
然而阴阳本来无所谓好坏之别,也许阴阳可以指代和推衍的事物越来越多,比如生为阳,死为阴;善为阳,恶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于是人们出于对生、对善、对君子的喜好,对阳的好感,终于较阴更进一步。然而人们又深知阴阳相互依存,所以在阴阳和谐的追求之外,也始终对阳刚之气充满着向往和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