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今日头条混沌大学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作者: e9e4fd456376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08:24 被阅读209次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老师,他是一个跨界的高手。

每次做演讲或者明天参加活动,他都会问到同一句话

:“为什么你可以同时做那么多事儿?”

从旅行、教育、投资,到当下《谷歌方法论》的专栏作者,再从计算机,到文明简史。

那简直就不是人,是超人类的存在!

而自从吴军老师说了他的心法之后,我才觉得:

哦⊙∀⊙!原来是这样子啊!

他说:

“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建立方法论”。

而这个方法论,其实就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思维模型,这也是其做任何事情的本质。

输入-输出模型(IO模型)

这是寻找方法论特别好用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去思考:

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

结合这两点,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转换」的过程 —— 而这往往就是问题的本质。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家餐厅想提高奶昔的销量,于是,他们聘请了营销顾问来帮忙。

顾问们做了焦点小组和访谈,认为奶昔的高热量可能会造成影响,于是据此改进了产品,推出了多种健康套餐。

但是,销量仍旧不见起色。

他们决定换种方式。

顾问们统计了奶昔的销售,惊讶地发现,超过40%的奶昔是在早晨卖出的。

这些顾客没有买任何别的东西,只买了一杯奶昔。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而这跟他们的分析背道而驰。

于是,他们采访了那些早晨来购买奶昔的顾客,并问他们:你们购买奶昔是为了什么?如果这里刚好没有奶昔了,为了达成同样的结果,你可能回去买些什么?

结果他们发现,这些顾客购买奶昔根本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出于这么一个场景:他们开车上班,需要度过一段乏味的时光,能打发一点空闲、又能避免在10-11点时饿肚子最好。

于是,奶昔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只用一只手,不会影响开车;

用吸管吸,需要20-30分钟;又能适当提供饱腹感,避免饥饿。

至于奶昔是否健康、高热量,口味如何,并不在顾客考虑的范围内。

所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把吸管做得更细,在奶昔里加入一点果干,会是更有效的做法。

所以,克里斯坦森说:不要去关注产品,而是要去关注:消费者想通过这个产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状态?这就是创新的要义。

这其实就是一个应用IO模型的案例 —— 购买奶昔是一个「输入」,打发时光、顺便填饱肚子,是一个「输出」。

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输出,我们就可以知道:真正能对这个系统造成影响的做法是什么,而不是盲目尝试。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案例

再举一个例子: 一条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最近一条公司开始在线下开店了,那你说它那么好的线上流量,为什么偏偏要在线下开店呢?

体验

这完全是让用户可以摸得着与看得见,感觉永远都是所有人必不可少的东西。

像网易云音乐开线下店,也是一样为了体验。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线下体验店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感觉上的接触,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买东西的场所。

星巴克其实也是同样的思路: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咖啡馆,咖啡做得好的比比皆是,为什么我要进星巴克?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因为我知道:无论哪家星巴克,它的环境、空间都是统一的,很舒适。我可以在里面坐一坐,上上网,办点公事,顺带喝点咖啡,哪怕并不好喝。

它卖的是场所,是整体的体验感,而非饮品。

在生活中,也不妨做做这样的练习:忽略那些纷纭复杂的过程,去关注:一样事物,它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

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完)

点击下方二维码,登陆《思维创业营》,和我一起思辨、实践、共同进步。

https://t.zsxq.com/eUZNrJa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这个思维模型,让你的人生走的更快(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zo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