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写作中,常见的情节模式有很多种。使用这些情节模式,能够提供给作者许多崭新的点子,我们在写小说时,可以借鉴各种情节模式,结合不同的模式,创造出全新的情节类型。

一、远征模式
远征模式是小说中最常见的情节模式之一,主人公为了寻找一个目标,踏上了遥远的征程。
主角要寻找的目标可能是一个宝藏,可能是一件圣物,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内心的平静,可能是某种智慧,也可能是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比如《鹿鼎记》中,鹿鼎山中埋藏的宝藏就是大家追求的目标。《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不远万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种妖魔鬼怪,就是为了求得真经。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兄弟踏雪远行,三顾茅庐,就是为了找到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争夺天下。
许多人去西藏旅行,就是想去寻找心中的一片净土,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还有的人不断远行,就是想找到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寻找那种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二、远征模式的基本要素
远征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一是主角在现实社会中总感觉到自己不舒服、不完整、不幸福,总感觉自己缺少某种东西,或某个信仰,或者说他对现实不太满意。
二是主角想要寻找的对象,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至关重要,甚至有时比命还重要,值得他长途跋涉去寻找。
三是在寻找对象的过程中,主角会遇到重重的困难,有些困难和挫折甚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这些困难和挫折又是他必须经历的,必须克服的。
四是经过长途的远征,最终让主角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变得越来越好,比如他获得了某种成长,性格变得越来越沉稳、成熟;也可能是让主角陷入悲剧的命运。

三、远征模式的结构
第一幕介绍主角,包括主角的背景、个性特征、对社会的看法等等。通过介绍,让读者感觉到他对现实非常不满,经过别人的点拨,或者听到某个故事,让他产生了某种冲动,想通过远征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弥补他的缺陷和不足。
第一幕进入第二幕的第一扇门,就是他即将离开他之前居住的地方,踏上远征的旅程。
第二幕主要讲他远征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远征的路途中,主角会遇到许多的人,碰到许多的事,这些人和事,会对主角的远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构成了许多的故事情节。
在这些情节中,主角会遭受各种失败,面临诸多的困难,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有时甚至会遇到失去生命的危险。
面对这些冲突和矛盾,主角的心情起伏不定,有高兴,有悲伤,有收获,有失去。但经过他的努力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他离目标越来越近,而故事的情节也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由第二幕进入第三幕的第二扇门,通常是一场重大的危机和挫折,或者发现了某个重大的线索,或者遇到了某个重大的机遇,将主角带入到最后一幕。
第三幕就是故事的终结。主角可能找到了他希望找到的东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也可能没有找到目标,给读者留下了一个遗憾;还有可能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读者不知道他是否达成了他的目标,从而吊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胃口。
远征模式很容易震撼人心,他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程。
我们每个人永远都在远征的路上。在我们的一生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挑战,经历很多的挫折,也会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功,但不管如何,我们都会迎着目标,奋力前行,继续完成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