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骑手千字营
都市奇谭:红绸巷的绣娘【7500字完稿】 【作者简介】斜杠青年

都市奇谭:红绸巷的绣娘【7500字完稿】 【作者简介】斜杠青年

作者: 斜杠青年杨666 | 来源:发表于2025-08-26 14:06 被阅读0次

都市奇谭:红绸巷的绣娘7500字完稿

【作者简介】斜杠青年666

第一章古匣

2018年初冬的这场暴雨,像是要把整座城市的污秽都冲刷干净似的。林墨抱着装文物修复工具的心形铁盒冲进红绸巷时,裤脚已经湿透,泥水顺着磨损的牛皮靴跟在青石板路上敲出一串急促鼓点。巷子两侧的骑楼被雨水泡得发黑,褪色的红灯笼在风里疯狂摇晃,倒像是无数只垂死者挣扎时晃动的手指。

"锦绣阁"的木门在风雨里吱呀作响,铜铃串成的门帘被狂风掀起,露出里面昏黄如豆的灯光。林墨伸手去推那扇嵌着铜鱼锁的老木门时,指腹突然传来一阵刺痛——门环上缠绕的红绸不知何时勒进了掌心,细密的针脚像一排微型鱼钩。

"打烊了。"柜台后传来苍老的女声时,林墨才发现店里早站着个穿靛蓝斜襟衫的老绣娘。她头发绾成圆髻,银簪子上坠着的小剪刀随着说话的节奏轻晃,老花镜滑到鼻尖,露出一双浑浊却异常锐利的眼睛。店里弥漫着三百年老檀木的香气,混着雨水的潮气,形成一种类似陈年血痂的古怪味道。

林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亮出皮质工作证:"我是市文物修复所的林墨,陈所长说您这儿有件东西......"

老绣娘的目光越过工作证,直直钉在他胸前的玉佩上。那是块成色普通的和田玉,半边蝴蝶翅膀的纹路已经模糊,是他记事起就挂在脖子上的物件。"陈老头倒是会使唤人。"她突然笑了,皱纹里淌出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跟我来。"

后堂比前店更暗,四壁立着顶天立地的樟木柜,抽屉上贴着泛黄的标签:"光绪二十三年·苏绣百鸟裙""民国八年·粤绣双凤屏"。老绣娘从最底层拖出只半人高的檀木箱,铜锁上盘着的红绸已经发黑。当她掀开箱盖时,林墨听见某种丝绸摩擦的细碎声响,像是有无数只虫子在暗处吐丝。

箱底铺着层褪色的蓝印花布,中央躺着只巴掌大的红木匣。匣面嵌着七枚葵花状银扣,拼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接缝处缠着三道褪色的红绸,打了个早已失传的"万字不到头"结。林墨刚戴上白手套想去碰,指腹就传来针扎似的刺痛——红木匣底竟渗出细密的血珠,正顺着木纹蜿蜒成诡异的图案,像是幅微型的八卦图。

"民国二十三年的东西。"老绣娘递来柄羊角小刀,"前清织造局的绣娘留下的,说是能锁住'念想'。"

林墨的呼吸猛地顿住。他看见红木匣的锁孔里,塞着半片绣着蝴蝶的红绸,针脚细密得像春蚕吐丝。那蝴蝶翅膀的纹路,竟和他玉佩上的残缺图案严丝合缝,连翅膀边缘那点朱砂红的瑕疵都分毫不差。

当晚九点,文物修复所的恒温库房里,林墨对着X光片发呆。红木匣的内部结构显示,匣底有层0.3毫米的夹层,里面似乎藏着卷薄如蝉翼的绣品。但最让他心惊的,是X光片右下角那个模糊的轮廓——在匣壁夹层里,蜷缩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人形阴影,四肢俱全,甚至能看清蜷曲的手指。

"小林,还不下班?"保安老李端着保温杯路过,"这鬼天气,红绸巷那边积水都没过膝盖了。"

林墨指着X光片:"李叔你看这个。"老李凑近的瞬间,库房的应急灯突然滋滋作响,绿光笼罩下,X光片上的人形阴影竟像是动了一下。"邪门了。"老李摸着下巴的胡茬,"这巷子以前是乱葬岗,民国那阵子还出过'绣娘鬼'的传闻......"

话没说完,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林墨抓起听筒,里面传来老绣娘嘶哑的声音,混着哗啦啦的雨声:"别碰那红绸......千万......"忙音突然切断。林墨冲出库房时,手机屏幕映出玻璃倒影——他后颈不知何时多了道红痕,像谁用指甲轻轻刮过,还在微微发烫。

凌晨一点,林墨带着工具回到库房。红木匣被固定在操作台上,无影灯的光束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他用微型手术刀划开匣底的血珠凝结层,一股类似腐叶的腥气扑面而来。当刀尖挑开0.3毫米的夹层时,整座修复所的电路突然跳闸,应急灯的绿光中,林墨看见操作台的玻璃倒影里,站着个穿红衣的女人。

他猛地回头,库房里空无一人。红木匣的夹层已经被打开,里面静静躺着卷用头发丝绣成的白绫,展开来是幅《百蝶穿花图》。月光从高窗漏进来,恰好照在最中央那只蝴蝶上——它的翅膀正在缓缓扇动,翅尖的朱砂红,像极了人血的颜色。

林墨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背景是红绸巷的暴雨,老绣娘倒在锦绣阁的柜台前,胸口插着那柄羊角小刀,鲜血浸透了靛蓝斜襟衫,在地上漫开成一朵巨大的红花。照片下方有行用口红写的字:"它饿了百年了"。

就在这时,红木匣突然发出咔嗒轻响。林墨低头的瞬间,看见那卷白绫上的蝴蝶全都活了过来,正顺着他的手腕往上爬。他想甩开,却发现那些蝴蝶竟是用头发丝绣成的,每根发丝都深深扎进他的皮肤里。

后颈的红痕突然剧痛,林墨在剧痛中瞥见玻璃倒影——他的后颈上,不知何时多了个指甲盖大小的蝴蝶纹身,翅膀上的纹路,正和白绫上的蝴蝶渐渐重合。而那只红木匣的锁孔里,半片红绸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个空洞的黑洞,像是谁挖走了心脏的位置。

暴雨还在下,林墨听见库房深处传来丝绸摩擦的声响,细碎而缠绵,像是有个穿着红衣的女人,正在黑暗中缓缓展开她的裙摆。

都市奇谭:红绸巷的绣娘

第二章绣影

(约2250字)

林墨是被后颈的灼痛感惊醒的。

凌晨五点的文物修复所笼罩在青灰色的晨雾里,应急灯的绿光将走廊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格子。他跌跌撞撞冲进洗手间,镜子里映出的景象让他胃里一阵翻涌——后颈那道红痕已经扩散成蝴蝶形状的纹身,翅尖的朱砂红正顺着脊椎往下爬,像极了《百蝶穿花图》里那只活过来的蝴蝶。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让屏幕泛起幽光。照片里是锦绣阁的铜鱼锁,锁孔里插着半截染血的银簪,正是老绣娘头上那支坠着小剪刀的款式。林墨拨通电话时,听筒里传来的却不是人声,而是细密的刺绣声,针线穿透布料的刺啦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刺耳。

"绣娘营......"一个女人的声音突然从听筒溢出,带着电流的杂音,"南京,1937......"

林墨猛地挂断电话。他想起老李昨晚说的话——红绸巷以前是乱葬岗,民国时出过"绣娘鬼"的传闻。他打开电脑,颤抖着输入"1937 南京 绣娘营",搜索结果跳出的历史档案让他指尖冰凉。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侵华日军在南京设立"特别慰安所",其中"松井部队绣娘营"的记载只有短短三行字泛黄档案:"收容女性技工一百零八人,从事丝绸制品生产,民国二十七年三月集体失踪。"档案附页贴着张模糊的老照片,穿和服的日本军官站在绣架前,背景里十几个中国绣娘低着头刺绣,脖颈间都系着同样的红绸带——和缠绕红木匣的红绸一模一样。

"林老师?"实习生小张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手里的咖啡杯哐当落地。走廊尽头的玻璃窗上,映着个穿红衣女人的剪影正缓缓走过刺绣架,手里拿着的绣花针在晨光里闪着寒光."我刚才看见......"

林墨抓起外套冲向库房。红木匣还固定在操作台上,那卷头发丝绣成的白绫却不见了踪影。操作台的玻璃台面上绣满密密麻麻的针脚,组成行血红色的小字:"还差九十七根"."差什么?"林墨的声音发颤,他突然注意到玻璃倒影里,自己的手腕上不知何时多了道红绸勒出的血痕。

上午九点,文物修复所炸开了锅。三名值班人员同时声称在凌晨三点看到红衣女子飘荡,监控录像却只拍到走廊的应急灯疯狂闪烁."邪门了."老李抱着安保日志直搓手,"昨晚十点到凌晨四点,所有监控都拍到走廊里有白色丝线在自动编织,像......像有人在空气里刺绣."

林墨突然想起老绣娘临终前提到的"绣谱"。他翻出陈所长给的联系方式,拨通了老绣娘孙女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年轻女孩带着哭腔的声音:"我奶奶今早被发现......死在锦绣阁的绣架前,手里攥着这个......"

两小时后,林墨在市立医院的停尸间见到了苏绾绾。这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眼睛红肿,递来个用油布包着的紫檀木盒:"奶奶说如果她出事,就把这个交给戴蝴蝶玉佩......"

林墨的玉佩突然发烫。油布包里的绣谱泛黄发脆,封面上用朱砂写着《血锁魂针经》,翻开第一页就是触目惊心的血字:"以心头血为引,取生人发为线,绣百日方成锁魂锦."书页间夹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二十个穿蓝布衫的绣娘站在织造局的天井里,最前排梳双丫髻的少女脖颈间,挂着和林墨一模一样的蝴蝶玉佩。

"这是民国二十二年的织造局合影,"苏绾绾的声音发抖,"奶奶说照片里的苏曼卿是她太姑婆,1937年进了南京绣娘营就再没出来."

林墨翻到绣谱的第37页,瞳孔骤然收缩."锁魂术第七式:生人祭."图谱上画着个红木匣,匣壁夹层里蜷缩着人形轮廓,旁边标注着:"需取生人精血,绣百日方成,可镇怨魂."他突然想起X光片上的人形阴影,想起老绣娘胸口插着的羊角小刀——那把刀的形状,正和图谱里"放血取精"的工具完全相同.

深夜的修复所突然响起丝绸摩擦的声响。林墨握着绣谱冲出办公室,看见走廊尽头的玻璃窗上,无数根红色丝线正自动编织成蝴蝶形状。月光透过丝线织成的网,在地上投下扭曲的人影,像有个无形的女人正踮着脚尖跳舞。

"还差九十八根......"女人的叹息声贴着地面传来。林墨低头的瞬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正在分裂——地上的影子多了条绣着蝴蝶的红绸裙,裙摆在月光里缓缓展开,露出无数根在黑暗中蠕动的头发丝.

(第二章完,约2280字)

第三章蝶变

(约2320字)

林墨是被金属扭曲的尖啸声惊醒的。

凌晨三点的文物修复所响起刺耳的警报,应急灯的绿光中,他看见恒温库房的防盗门正在向内凹陷,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从内部挤压。红木匣所在的操作台周围,散落着数百根红色丝线,在地面上自动拼接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它在求救."林墨突然想起绣谱里的记载,抓起工具箱冲向库房.

防盗门的电子锁已经完全变形,林墨用液压钳剪开钢筋时,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库房里的景象让他胃里翻江倒海——红木匣的七枚银扣全部弹开,匣壁渗出的血珠在地面汇成溪流,X光片上的人形阴影已经清晰到能看清五官轮廓,蜷缩的手指正缓缓叩击着匣壁,发出指甲刮擦木头的声响.

"还差九十九根......"女人的声音从匣中传来,带着令人心悸的诱惑。林墨突然发现自己的右手不受控制地伸向匣口,指尖刚碰到那卷《百蝶穿花图》,后颈的蝴蝶纹身就剧烈灼痛起来.

"别碰它!"苏绾绾的尖叫从门口传来。她举着绣谱冲进库房,手电筒的光束里飞舞着无数红色丝线."绣谱第49页!必须用至亲精血才能暂时镇压!"

林墨猛地咬破舌尖,腥甜的血液滴在红木匣上。血珠渗入木纹的瞬间,匣内突然传来凄厉的惨叫,人形阴影在X光片上疯狂扭动,最终蜷缩成团红色光球。苏绾绾颤抖着翻开绣谱:"太姑婆的日记说,1937年绣娘营的一百零八个姑娘,都是用这种方法锁住了......"

话没说完,修复所的电路突然恢复正常。无影灯的强光下,林墨看见《百蝶穿花图》上的蝴蝶全都变了——每只翅膀上都浮现出人脸,痛苦扭曲的表情正是老照片里绣娘营的姑娘们。最中央那只蝴蝶的翅膀上,赫然是苏曼卿的脸,她的嘴唇翕动着,吐出断断续续的血字:"救......我......"

第二天清晨,林墨带着X光片冲进市档案馆。在民国时期的"日伪机构档案"区,他找到了编号为731-25的加密卷宗。泛黄的报告上贴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南京绣娘营的地下室里,二十个红木匣整齐排列,每个匣口都缠着渗血的红绸."松井部队特别实验:用活体女性制作'镇魂匣',可稳定士兵精神状态."

卷宗第19页记载着更恐怖的真相: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当天,绣娘营的一百零八个姑娘集体自焚,用身体点燃了存放镇魂匣的仓库."据幸存者苏曼卿供述,姑娘们在自焚前将怨灵注入红木匣,发誓要让侵略者永世不得安宁."林墨的手指抚过报告末尾的签名——苏曼卿三个字的笔迹,竟和他玉佩上的蝴蝶纹路使用了相同的笔法.

"林先生!"档案馆管理员突然冲进来,手里挥舞着份刚解密的档案,"1946年南京军事法庭的证词!"林墨翻开证词的瞬间,浑身的血液几乎凝固.

证人苏曼卿的陈述写道:"我用《血锁魂针经》将九十三个姐妹的怨灵锁入红木匣,埋在南京雨花台的槐树下.民国三十五年迁坟时,发现其中七只匣子不翼而飞......"证词附页贴着张地图,红绸巷的位置被朱砂圈出,旁边标注着:"第七只镇魂匣,藏锦绣阁地下三尺."

林墨冲出档案馆时,手机突然震动。消防支队的电话让他手脚冰凉:"红绸巷发生特大火灾,锦绣阁......已经烧塌了."

暴雨中的红绸巷笼罩在浓烟里,消防水柱浇在百年老木上发出滋滋声响。林墨扒开警戒线冲进火场,在锦绣阁的残垣断壁中,看见苏绾绾跪在烧焦的檀木箱前,怀里抱着个浑身是血的老妇人."奶奶说必须守住地下的......"老妇人的声音气若游丝,枯瘦的手指指向店堂中央的地砖,"那下面......"

林墨用消防斧劈开烧得焦黑的地砖,露出个幽深的地窖。地窖里整齐排列着六只红木匣,每个匣面都嵌着北斗七星银扣,接缝处缠着新鲜的红绸."还差最后一只......"苏绾绾突然尖叫,指向林墨怀里的红木匣——那只匣子的第七枚银扣正在发烫,接缝处的红绸自动解开,露出匣底用血写的数字:7.

"七只镇魂匣凑齐了......"老妇人突然剧烈咳嗽,吐出的血沫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苏曼卿的诅咒......该应验了."她颤抖着从怀里掏出半片绣着蝴蝶的红绸,林墨胸前的玉佩突然飞起,与红绸严丝合缝地拼成完整的蝴蝶形状.

轰!第七只红木匣突然炸开,无数红色丝线喷涌而出,在空中织成巨大的蝴蝶翅膀。林墨在刺眼的红光中看见七十三个穿蓝布衫的绣娘影像,她们的面容在火中渐渐清晰,最前排的苏曼卿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他后颈的蝴蝶纹身."等了你八十年......"她的声音穿透火海,"现在,该让那些怨灵......回家了."

红绸巷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当消防队员清理现场时,只在锦绣阁的地窖里发现七只空荡荡的红木匣,匣底用血写的"怨"字已经褪色成淡红。林墨站在晨光里,后颈的蝴蝶纹身突然化作点点红光消散,他低头看向掌心——不知何时多了道针脚状的疤痕,像谁用绣花针轻轻刺了一下.

(第三章完,约2350字)

都市奇谭:红绸巷的绣娘

第四章轮回

(约2380字)

林墨在医院的消毒水味中醒来时,窗外的红绸巷正飘着2018年的第一场雪。苏绾绾趴在床边睡着了,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她手里攥着的《血锁魂针经》在晨光里泛着暗黄。床头柜上放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市档案馆送来的最后一批解密文件——1946年南京军事法庭的证人证言补充卷。

"醒了?"陈所长推门进来,军大衣上沾着雪沫,"法医鉴定结果出来了,老绣娘是......自杀。"他把一份报告推到林墨面前,泛黄的纸上印着"心脏锐器伤"的结论,凶器正是那柄羊角小刀,"但奇怪的是,她胃里发现了这个。"

透明证物袋里装着枚银质蝴蝶扣,翅膀纹路与红木匣上北斗七星的银扣如出一辙."这是民国时期'瑞蚨祥'绸缎庄特有的商标,"陈所长压低声音,"档案馆的人说,这枚扣子......来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坑."

林墨的玉佩突然发烫,灼烧感顺着脊椎蔓延到指尖.他颤抖着翻开补充卷,第17页夹着张泛黄报纸——1946年4月12日的《中央日报》社会版刊登着"绣娘复仇案":南京某绸缎庄老板在家中被发现死于绣架前,胸口插着绣花针,皮肤上绣满"血债血偿"四个红字.报道配图里的红木匣,正和林墨修复的那只一模一样.

"还差最后一步."苏绾绾不知何时醒了,眼睛红肿如桃,"奶奶的日记里写着,解除诅咒需要'百蝶归位'——找到《百蝶穿花图》上所有蝴蝶对应的遇难者名单,在子时焚烧绣品."她从紫檀木盒里取出卷白绫,正是林墨之前在红木匣夹层发现的头发丝绣品,"这上面有九十八个人脸......还差十个."

林墨突然想起档案馆日军档案里的记载:绣娘营共有一百零八位姑娘.他抓起外套冲向市图书馆,在缩微胶卷阅览室找到了1937年12月的《申报》合订本.泛黄的报纸上刊登着日军"慰安所"名单,其中"松井部队绣娘营"的花名册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蝴蝶标记.

"找到了!"林墨的手指停在花名册末尾,"苏曼卿、沈绣春、柳月娘......一共一百零八个名字."他突然注意到名单最下方用朱砂画着个符号——正是红木匣底那个诡异的八卦图案."这是'镇魂阵'的标记,"苏绾绾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里举着绣谱第53页,"需要将遇难者姓名绣在百蝶图上,与生辰八字对应才能破阵."

当晚子时,红绸巷锦绣阁的废墟上燃起篝火.林墨将写满名字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的绣架上,苏绾绾用银针刺破指尖,将鲜血滴在头发丝绣成的白绫上."血锁魂,魂归位,"她念着绣谱里的咒语,声音在寒风中颤抖,"百蝶舞,怨魂散......"

火焰突然窜起三尺高,白绫上的九十八只蝴蝶突然活了过来,在火光中化作半透明的人影.林墨看见苏曼卿站在人群最前方,穿着靛蓝斜襟衫,脖颈间挂着完整的蝴蝶玉佩."等了八十年,"她的声音穿透火海,"终于......"

就在这时,废墟深处传来咔嗒轻响.林墨循声望去,七只空荡荡的红木匣正从灰烬中升起,在夜空中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匣底用血写的"怨"字开始渗出鲜血,顺着月光汇成溪流,在地上织成巨大的《百蝶穿花图》."还差最后一个名字."苏曼卿的影像突然变得透明,"我的名字......还没绣上去."

林墨的心脏骤然紧缩.他翻开花名册,苏曼卿的名字旁画着两只蝴蝶——一只完整,一只残缺."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初七,"苏绾绾突然念出绣谱夹层里的生辰八字,"太姑婆的生日......正好是林老师你的农历生日."

当最后一滴鲜血滴在白绫上时,北斗七星状的红木匣突然炸裂.林墨在漫天红光中看见苏曼卿的影像与自己重合,后颈的蝴蝶纹身化作实体,融入那只完整的玉佩."现在,我们都自由了."她的声音渐渐消散,白绫上的百只蝴蝶同时展翅,在夜空中组成"谢罪"两个血字.

第二天清晨,文物修复所的同事发现林墨倒在锦绣阁废墟上,怀里抱着完整的蝴蝶玉佩.七只红木匣已经化作齑粉,灰烬中散落着一百零八根银发,在朝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苏绾绾站在巷口,手里攥着张新发现的老照片——1946年南京军事法庭外,中年苏曼卿抱着婴儿,胸前挂着半片蝴蝶玉佩,正是林墨襁褓时的模样.

(第四章完,约2410字)

第五章余音

(约2350字)

三年后的清明,林墨再次来到红绸巷.

拆迁公告贴在斑驳的砖墙上,红色的"拆"字覆盖了当年大火烧黑的痕迹.锦绣阁的废墟上建起了临时纪念馆,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那卷《百蝶穿花图》的复制品,旁边标注着"193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绣娘纪念物".

"林老师又来啦?"纪念馆管理员笑着递过访客留言簿.林墨翻开本子,看见苏绾绾上个月的留言:"太姑婆,我们没有忘记."他突然注意到展柜角落放着个熟悉的物件——那枚在老绣娘胃里发现的银质蝴蝶扣,标签上写着"捐赠者:匿名".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展柜里的蝴蝶玉佩复制品上.林墨的手机突然震动,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背景是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一座新立的墓碑前放着七只微型红木匣,碑文中"绣娘营百零八位烈士"的字样在雨中泛着水光.

"他们终于回家了."苏绾绾的电话打来时,背景音里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考古队上个月在雨花台槐树下发现了九十二具遗骨,每具遗骨的指骨间都缠着红绸......"

林墨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百只蝴蝶在火中化作血字的景象.他低头看向掌心,那道针脚状的疤痕依然清晰,像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下个月的非遗博览会,"苏绾绾的声音带着笑意,"我把奶奶的绣谱捐给国家了,上面的针法......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传承了."

展览结束时,林墨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最后一行字:"铭记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不再重演."他合上本子的瞬间,看见玻璃展柜里的《百蝶穿花图》复制品上,最中央那只蝴蝶的翅膀正在微微扇动.

当晚,林墨做了个很长的梦.梦里他回到1937年的南京,一百零八个穿蓝布衫的绣娘围着他唱江南小调,苏曼卿站在绣架前,手里拿着半片蝴蝶玉佩."记住,"她的声音温柔如水,"红绸不是诅咒,是我们活下去的念想."

第二天清晨,林墨在枕边发现了根银发.

(第五章完,约2380字)

相关文章

  • 【全职妈妈】生活就是一场闲事目录

    【作者简介】 菁宝妈妈,笔名语末,斜杠中年少女,工作、育儿,写作,作品高频刊于《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

  • 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老云最近经常听到“斜杠青年”这个名词, 初听下感到新奇,特问度娘, 01何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

  • “斜杠青年”

    今天看文章的时候,又看到“斜杠青年”这个词,其实没有真正查过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就问一下度娘:所谓斜杠青年就是不...

  • 斜杠青年的春天,英语派上用场!

    去年见着“斜杠青年”这一名词,心想着这该不会是跟2B青年同一属性的吧,问安度娘之后才明白——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

  • 你的第三空间在哪里?

    今年3月,我去参加北京行动派组织的一场关于“斜杠青年”的活动,活动出席嘉宾辉哥(张辉,公众号改变自己、辉哥奇谭主创...

  • 斜杠青年:当上进心遇到“不务正业”

    目录一、斜杠青年:当上进心遇到“不务正业”二、斜杠青年的含义与来由三、盘点古今中外著名的斜杠青年四、斜杠青年修炼手...

  • 你有必要对斜杠青年多一点了解

    这是斜杠仔的第二篇文章 开篇先来普及下什么是斜杠青年(slash) 斜杠青年 所谓“斜杠青年”,即指拥有多重职业身...

  • 这个7月读着过

    1.《斜杠青年》 读书目的: 1)斜杠到底是什么? 2)怎样成为斜杠青年? 3)如果成长不为了成为斜杠青年,我的行...

  • 想成为斜杠青年?先看这5本书吧

    最近斜杠青年一词特别火,说自己是斜杠青年的人也越来越多,哪怕就算暂时不是斜杠青年,那也要走在成为斜杠青年的路上。 ...

  • 目标极简: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斜杠青年”。这些人拥有多重身份。 那么什么是斜杠青年?斜杠青年也叫Slash青年。在共享经济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市奇谭:红绸巷的绣娘【7500字完稿】 【作者简介】斜杠青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wd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