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花洲散文、随笔
水墨徽州的另一种色彩

水墨徽州的另一种色彩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07:25 被阅读0次
皖南山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楼群。

阳产土楼是皖南山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楼群。它有别于其它徽式建筑,土黄色外表,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粉壁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它隔温透气、厚实实用,是建筑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承载着徽派建筑中另一种风格,也传承着徽派文脉的别样风情。

初冬的阳光先于我们到达阳产土楼,碎钻般洒在山间草木及古老的民居上,依山而建的土楼深藏在茂林中,满山的茂岭葱葱郁郁,不曾被喧扰,仿佛一块净土。在一束阳光洒落中,高高端坐的红辣椒、豆角干、红薯片、柿子也不甘寂寞,看见远方的客人,一阵骚动。

民居建在一条山谷两侧的山坡上,一边山坡上的房屋可以看到日出,另一边山坡上的房屋直接面对日落,日照都很好。阳产,当地方言的读音近似“央昌”。阳,表明向阳;产,在当地方言中是“陡峭”的意思,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建在陡峭山坡上的朝阳住宅”,这就是“阳产”地名的由来。

阳产土楼有点像陕北的窑洞,干爽透气、冬暖夏凉,当地民彦说“有福之人歇土墙(土楼)”,我不知道这是穷人的自我安慰还是富人的风凉调侃。不管怎么说,阳产土楼留下了一道别具特色、颇具魅力的徽州建筑风景。

仿佛命运早已安排好了他们的旅途,不再远足,不再奔波,起士砌墙,架梁铺瓦,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久久凝视眼前宛若沧桑出世的土楼群,仿佛与几百年的老光阴不期而遇,那些关于缥缈前世的追问,似乎在这个冬日午后,交出一份清晰可见的答案。

站在山脚下依次望去,夯土成墙的斑驳土楼与丛林尽染的群山互为对映,古朴中透出沧桑的美感。山里静,静得九曲回肠,像透明的水,一层一层洗去我们身上带进山里的俗世尘埃,人心,瞬间安妥下来。此刻,那久违的怦然心动,那似曾相识的亲切,只剩下无言的感动。

阳产人自称是周朝郑桓公后人的聚居地,相传明末清初家住歙县定潭的郑桓公第一百世孙狩猎到这里,猎犬卧于山坳不愿回家。主人环顾四周,山陡林密、泉水清澈、避风朝阳,审视再三,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适合郑氏家族定居。于是郑氏由定潭迁至阳产。这个神话故事给阳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给郑氏家族后来的兴旺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是阳产鼎盛时期,当时有四五百户人家,一千两百多人。徽派建筑最显著的外部特色是“粉壁黛瓦码头墙”,而这里的土楼全部“就地取材,以青石筑基,开山取土、夯筑成墙,伐木建梁、采竹为筋”,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顺乎自然的宇宙观。

土楼依山就势,几百户人家,保持了原始的村庄机理和生态风貌。数百年来,山民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生活,他们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板铺路架桥,取山里木材筑巢而居,流年暗转中,造就了眼前这些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无论是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的土楼群,在视觉上,都给人带来一种乡土的美感。

远远看去,土楼群依山而立、千姿百态,与大自然互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特色,堪称藏在深山里的“桃花源”。

阳产土楼造价低廉、坚固实用,体现着徽州人勤劳俭朴智慧的生活方式。客观的讲,阳产土楼是贫穷和交通不便的产物。徽州人这种不怕困难、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不仅创造了别具风情的徽州文化,更值得我们欣赏和体会的是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创造了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生活空间。

进阳产土楼的路只有一条单行道,深入村庄时,只见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之"字形小路,蜿蜒至楼群深处,多少年来,在无数进进出出行人的踩磨之下,早已光滑如玉,生出岁月的包浆。

沿着青石板路走上去,农人的屋旁篱栅里差不多都养有鸡鸭家禽,“唧唧咕咕”声打破了山村由来已久的宁静。狗在阳光底下趴着,一动不动,见有陌生人走过,也不过微微睁开眼睛看一下,继续做它的白日梦。我们心心念念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此刻,被一只狗诠释的淋漓尽致。

山脚下的小块土地已经被农民们种上了油菜,近处房前屋后,若有一小片空地,都被村民们种上了青菜、茼蒿、扁豆、南瓜之类的瓜果蔬菜。

阳产最喜庆的场景莫过于晒秋了,秋冬交替时节,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门楼外,簸箕里晒着红辣椒、玉米以及山里的竹笋、厥菜、葛粉之类的山珍,五彩缤纷的农作物把古老的山村点缀成了色彩斑斓的晒秋图。多少年了,都不曾见过这样五谷丰登的喜庆场面,我的心仿佛也受到感染,在红红火火里,变得丰盈而满足起来。

爬上村庄的最高处,就是阳产土楼的摄影点了,登高远眺,田园阡陌尽收眼底,赤橙黄绿的山谷俨然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把山村紧紧地抱在怀里。

如此天然之美,是摄影爱好者的狂欢盛宴,他们把镜头一会儿推向民居,一会儿推向山谷,一会儿对准熙来攘往的人群。我在此刻,被眼前这份深沉的美所陶醉,只想独自在高处静静地坐上一会儿,慢慢领悟自然的神来之笔,坐拥一份辽阔。

阳产土楼被众人所知,首先感谢那些采风的摄影师,若不是他们的镜头把这片躲进深山的土楼群推向人们的视野,任谁也不会想到,大山深处竟藏有这般震人心魂的古老建筑,并且保存如此完好。

人们对于徽派建筑的普世印象,一般都是粉墙黛瓦,雕梁画栋的刻板记忆。而像土楼这样用生土自然垒成的房屋,并且坐落于高山峡谷,无疑是徽派建筑中的另类,皖南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实在令人惊艳。

初冬时节,风不动,金黄的叶子也从没停止过跌落,轻飘飘的落在山涧,飞进小溪,或依偎在树根上,就这样静静地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轮回。

秋色未变,仍在成熟。在壮美灵秀的环境中,生命显得更是可爱,不管是热情的,还是冷漠的,没有谁会无端悲伤,也没有谁会突然狂欢。像是叶子红了就红了,柿子熟了就熟了,不悲不喜,时候到了,就该如此。

相关文章

  • 水墨徽州的另一种色彩

    阳产土楼是皖南山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楼群。它有别于其它徽式建筑,土黄色外表,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粉壁黛瓦...

  • 水墨徽州

    行走在徽州 没有冲天豪气壮士歌 只有清新绵柔婉约词 似李易安蛾眉微颦 如唐后主扶阑一叹 它不刻在碑石 也不铭于铜钟...

  • 水墨徽州

    我们每次都走得太快。太匆匆。 徽州我是到过的,仅仅能称之为经过吧。 粉墙黛瓦,水墨写意的徽州。哪怕只是经过也是难忘...

  • 寻梦水墨徽州

    说起徽州,山水人文,令人神往。山——首选黄山、九华,而徽派民居的代表,自然是西递、宏村。其实尚有一绝佳去处,就隐在...

  • 【徽杭古道 - 时光漫步】

    上周在杭州参观了胡雪岩故居。有说他是徽州人,有说他是杭州人。不管他花落谁州,徽商、史上徽州名人以及徽州水墨山...

  • 毕业旅行——水墨徽州

    大学生活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五年,渐渐地适应了这座城市,但最终,不得不说再见。期盼已久的毕业旅行,恰巧有那么个人,...

  • 别去乌镇、周庄了,要找古镇,去这里吧!

    悦龄旅行顾问推荐语: 体验徽州文化:走进宏村,深入了解徽州文化故事,感受水墨丹青的画面。 观赏皖南秋色:独具魅力的...

  • [清浅时光]无梦到徽州.水墨徽州

    《水墨徽州》 走进徽州,有一种怀旧的气息幽幽淡淡扑面而来。迷离之间总觉得曾经来过,在梦中,或者在文字中,但这一切又...

  • 水墨上色,你喜欢哪个?

    给黑白的水墨人像上了颜色,感觉另一种味道,水墨的意境,彩色的韵味。

  • 七绝·水墨人家

    浓淡烟云萦静秀,黑白水墨染徽州。 安然入梦三千里,不啻桃源岁月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墨徽州的另一种色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bp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