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历了刘媛媛,文子,金浩森和邱汐岩的分享会之后,我终于学聪明了点。
在“纸的时代”公布消息的时候,特意看了看地点改到哪了,还猜到了这种有名气的作家来的时候一定会有后援团,到时候人肯定多。(上次文子和金浩森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害得我趴在二楼的护栏上看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即使我早到了两个小时,人还是多,不过幸运的是后来进到内场还是有坐在前排的机会的。
卢思浩刚上来讲的是有关感情的话题,大概意思是现在有喜欢的人就要趁早表白,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有个姑娘现场提问,说自己现在想读研,但是父母逼婚,导师劝嫁,说什么结了婚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听父母的吗?
卢思浩给的回答是,遇到喜欢的就结,没遇到就不结。
我其实挺认同他的观点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也许是年纪不够大,经历的不够多,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要去相亲,为什么一定要结婚?
我觉得自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很好,难道大家都是希望和一个仅仅只是条件合适的人草草结婚?
哇塞,那样一定痛苦死!反正我这性格是忍受不了的,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这火爆脾气肯定会和人家吵个底朝天的。
主要是我不想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天天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变成我最讨厌的大人模样,那样的生活在我看来挺可悲的。
没有感情的婚姻简直就像太平间,那里放着一堆没有活人气息的死人,指不定哪天就爆发出一个怨气满满的幽灵出来了呢。
所以,我的想法也是遇到喜欢的人,遇到对的人,才会为他改变,才会为他停留,才能跟他走下去。因为喜欢他才会包容他的缺点,而不是看他那里不爽就直接对吵了起来。
卢思浩说的两句话我还挺喜欢的,一句是我要在这菲薄的世界里深情的活,意思是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而不是让别人来指手画脚引导你的人生。另一句是我只是认真,我不在乎输赢,因为我知道自己会赢。这个输和赢是自己评判的,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模样,就是赢了。
自己和自己赛跑。
想起在学校,大家看到我的形象都是勤奋啊,爱学习啊什么的。
其实我并不是勤奋,只是因为我的时间和别人都不一样而已。
我十分讨厌在人群中挤着的感觉,比如很多人都是6:30,6:40才起的床。可我一吹哨或者吹哨前就起了,6:15的时候就出宿舍了。
因为通常这个点我只会碰到初三的或者是实验班的学生,高三在前山,完全没有遇到的可能。这个时候食堂不仅排队的人少,空气还清新。
我只是忍受不了起得晚一点走在路上到处都是人的拥挤,忍受不了闷热的空气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所以我只能早一点避开人多的时候。晚上回去的时候也是,回去得晚别人都会以为我在找地方学习,其实我只是喜欢在晚上逛校园而已。
晚学过后,大部分人都走了,教学区很安静,篮球场也很安静,一个人踩着月光走在空无一人的路上,那感觉真的挺不错的。
至于爱学习嘛,说不上多喜欢,但也不能说不喜欢,毕竟学习确实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增添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更何况脑子和腿总得有一个在路上吧。
看得世界大了,眼界会开阔,心胸会宽广。
我并不想以后成为那种街上那些神色匆匆的大人,他们都在赶着时间去上班,或许晚一点就会惹上司不高兴,或许每天还有处理不完的同事关系。
我并不想以后过着早上睡眼惺忪的起床,手忙脚乱的赶去上班,晚上面容憔悴,精疲力竭的回家。或许还得拖着疲惫的身躯照顾丈夫和孩子,有可能还会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他们吵起来,最后才神经紧绷的躺在床上。
然后第二天又是重复第一天做的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迟早会把我对生活的热情磨得消失殆尽。我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有格局的人。
学习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赢了。
分享会上有一个遗憾,之前坐在下面的时候前面传了一个便利贴,我没听明白传便利贴是用来干嘛的,于是拿了以后就揣口袋了。
直到上台给卢思浩签名的时候,我才知道那个便利贴原来是用来把自己想让卢思浩签在书上的话写下来的,拿上去以后卢思浩就会照着你便利贴上写的话,写给你。
因为我没有把话写在便利贴上,签名的时候卢思浩还抬头疑惑的看了我一眼,为了避免尴尬,我就说了一句可以签日期嘛。他边签边说“好的”,签的时候还问了一句“是2号吧?”,我说“是的”。签完以后,他就把书给旁边的人盖章了,然后伸出手跟我握了握,说了句“谢谢”。
啊呀,他的声音很温柔,而且人很有礼貌。在他跟我握手的瞬间,我感到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高兴,就像粉丝见到偶像那样。不行,下次我一定要学聪明点,把话写在便利贴上,让他签在书上,然后把书拿回来收藏。嘿嘿~~
2017年9月2日


比起17年的时候,现在的我更喜欢罗曼·罗兰的那句“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希望下一个三年我再回来看现在自己写的东西的时候,能够在看到更多现实的基础上像从前一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