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wu)幸(nai)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年高考考的不是很理想,分数只比二本线高了二十几分,那个分数真是太难受了,除了三本的院校,基本上二本的都跟我没太大关系。
我整个高三没有太大的目标,虽然很努力的去学习,但是成绩依然很渣渣,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方法的原因。当时只是想考个很河南的二本就行了,河南科技,河南理工,河南工业,华北水利。但高考分数实在太打脸,这些学校竟然一个都没有机会。于是草草报了几个学校,八月一号就重回母校,开始苦逼高四生涯。
第一天惯例,当然是点名字,看看都来起没有。
“杜月笙”
“到”
我心里想着,谁呀这是,上海滩大佬都来我大襄县复读了。
后来一块值日(就是打扫办公室啦,教师啦)就慢慢认识了。因为名字实在nb,于是就不再叫他大名,直接叫“大哥”了(论起一个霸气名字的重要性,身边从来不缺小弟)。
大哥这个人温文尔雅,长的还是挺帅的,身高178左右,说话很语气很柔,总之就是一个精致的男孩子。
大哥当时是班级的团支书,就是收下团费,发下报纸,当然这些不是主要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安排整个班级的值日生打扫卫生(至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团支书要做卫生工作???)。
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有半个小时的打扫卫生时间,这个时候一般大哥都会站到讲台上用略高的声音喊着:第#组,快点到扫卫生啦,快点快点。有人墨迹了,还会到他身边亲自邀约。等快上课了,会到走廊上,办公室里边巡视,看看有没有没打扫干净的地方,有的话,会拿个扫把给打扫干净。
不过大哥做团支书只做了一年吧!因为太看不惯有些人了,就一去了之。
叫人大哥,当然要提供各种服务了,于是成为了大哥的饭友。上学期的三餐一般都会跟大哥一块。
我们两个都是不喜欢很挤的人,经常下课后,等十几分钟了才慢悠悠的向餐厅走去。
我这个人性格上偏向于比较随意的,对于不太熟悉的人,比较安静点,但对于熟悉的人就比较疯了,经常像个大傻子一样。
我们在一号教学楼上课,楼后门出去是餐厅,餐厅背面是茶房和华清池(澡堂)。每每放学之后茶房总是人山人海。茶房并不是一个房间,而是一个大棚,四面无墙,里面是一排一排的水龙头,大概有十牌,一排有四十个,但无奈学校八千人,每天都能把茶房挤爆。
经常是我跟大哥一人买饭,一人打水,完事一块回去。跟大哥在一块很轻松,开心了就随便敞着,天南海北,吹着牛逼,谈着理想,无话可说了 就一块走着,很自然,没一点尴尬,只是感觉相处着很舒服,现在却很怀念那种关系。只是朋友,虽都不是英雄,也无配剑,却惺惺相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