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可福音》4:1-9,13-20
撒种的比喻
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里,众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在教训之间,对他们说:
“你们听啊,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生长大,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又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对撒种的比喻的解释
又对他们说:“你们不明白这比喻吗?这样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撒种之人所撒的,就是道。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那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还有那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进来把道挤住了,就不能结实;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稣撒种的比喻教导聆听的重要性,以及让上帝的话语在申命深处扎根。他呼吁大家要聆听:第3节以“你们听啊!”开始,比喻的第一部分以第9节“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作结束。其次,耶稣解释不同种类的土壤,他将每种土壤与听道的态度相连结,所以四种土壤分别代表四种聆听的态度。换句话说,这个比喻是关于三种拦阻听道的土壤,和第四种能够结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好土。
耶稣听道三种耳朵阻塞的情况,然后在诠释生发聆听之心的好土。他说我们的耳朵有如心灵的土壤。因此,我们必须扪心自问:自己的耳朵习惯于听到什么声音呢?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