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交一个方案,所以我早上到公司后忙完杂事后,就老老实实一直在位子上干活。老板来上班后,和我打了招呼,就去忙他自己的事情了。中午吃饭前,老板开始来问,写的怎样了。我说下午晚点好。下午午睡醒来到两点,老板又转来转去地问,进度怎样。我奇怪老板怎么这么着急。同事说老板定了下午四点的车,所以他想看完后就发给客户。
到了两点半左右,我招呼老板看方案。老板觉得不错,可能比他预期想得好吧。我后面又稍微调整了一下,之后就发他了。早点发他也好,我就不用为这个持续纠结了。
老板下午三点还约了一个面试的姑娘,面试设计岗位,好像也会做策划,挺全能的。姑娘三点半才到,好像是有点迷路绕了一圈。最后我听了一句,让姑娘再考虑考虑,应该是薪资这部分还没完全谈拢。不过公司的确需要一个成熟的设计师。
发现了自己有一个苛责模式。
1、昨天手表充电,因为放在不常用的地方,结果睡觉忘记带了,所以睡眠时间没有完全统计上。半夜想起来时把它戴上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我为此怪自己,晚上过了好久才睡着。
2、昨天把电脑带回家,本意是想多做掉一些活,今天可以轻松一点。结果进度不理想,我也怪自己不够努力。
3、昨天离职的同事又找我沟通费用未结算的问题,我实在无能为力,又不能直接告诉她老板让我别理她。我怪自己处理不好这类事情。
4、昨天晚上小孩怪我多次没有把老师发在群里的东西发给她,导致她没法复习。
5、早上老公怪我开水壶里水烧多了,导致他要喝第二次烧开的水。
所以稍微数一下,发现不用别人怪我,光我怪自己的时候就有很多。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对自己不满意。即便老板昨天对方案挺满意的,我也会认为他只是客气话之类的。为什么我没法好好享受成功,而是一味地苛责自己呢?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有自信呢?心疼自己,我应该对自己说“已经做得很好了”。
首先人有局限性,我不可能擅长所有的事情。其次看这些事情怎么解决,接受自己做不好,局部改善,成长思维。
1、下次把手表放在床头充电,这样不会忘记。
2、尽量不把电脑带回家,工作和生活分开好一些,不要整天工作。
3、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尽快和对方说清楚,不要给对方无谓的希望,也能解放彼此。
4、小孩的问题,不难解决,以前主要不确定是不是要发她。
5、水烧多就烧多,那是他要解决的问题,他可以选择倒掉或者和我吵架。下次我也可以少烧一点,确实我没有太多概念。
每次怪自己,就是内耗。不要怪自己,试试每天找到好的地方夸自己,从今天开始试试进入夸夸模式。
老公就很会夸自己,比如“你看我这个人很细心的”,这是他在给自己打造人设。奇怪,我怎么说不出这种夸自己的话?可能从小被教育要谦虚,自己表扬自己那属于不要脸。应该这也是一种模式,就好像要等别人来夸,才是好的。这等于把肯定权交给了别人,让自己被别人给控制了。当别人给的评价和自己评价不一致时,就会生气,因为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了。
下次多问问自己,我是什么感觉,我怎么看。至于别人,他们有评价的权力,但我也有是否接受的权力。
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太高了,然而能力有边界,这是内耗和心累的原因。
对自己说:我现在就很好。活在当下,满意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