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学习小结。
第二次机会
最近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到了广大考生填写志愿,选择学校的时候。填报志愿的这个大工程,其实是高考背后的第二场战斗,对于一个考生的命运影响完全不亚于高考本身。
之前的文章《高考那些事》里谈到了高考本身是相对公平的,因为各省范围之内的考生基本都是完全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用分数来一决高下。
等到分数公布了,并不是A考生比B考生的分数高,就一定会去一所更好的学校。而这种现象就是因为高考填报志愿制度造成的。换个角度说,考的更差的考生是有可能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逆袭的,所以我才说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高考往事
我高考的时候,填报志愿是在公布分数之前。所以,那时候的考生要先估分,再根据自己估算的分数填写要报考的大学,报考的时候先分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专科学校等等。然后一本院校里可以填写五个学校,第一位的算作第一志愿,五个学校是有次序的。二本和专业学校也是这样。
所以,当估算出自己的分数之后,还要预测自己是在一本还是二本等区间。比如我知道自己肯定在一本,那么一本区域的几所学校,尤其是第一所就要非常慎重的选择了。因为,各个高校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自己学校的考生。
比如A比B高了100分,如果A的第一志愿写了清华,第二志愿是X校,但是没有被清华录取;而B的第一志愿就是X校,这时候X校会优先录取B。A只有在X校第一志愿没有录满学生的情况下才会被录取。
所以,那时候填报志愿的难度是很大的。需要估分比较准确,还要估计到自己的大致排名,然后再和其他考生博弈选择学校。这中间,都会导致一个相对低分的考生比一个相对高分的考生去了一个更好点的学校或者专业。
陕西现状
前年我帮一个弟弟参谋过高考志愿填报,如今填志愿之前自己的分数和全省排名就知道了,然后参考往年自己排名的位置大致可以开始选择学校了。现在的一本和二本里都有六个平行志愿可以选择,比过去要稍微宽松一些。在知道了分数和排名的情况下择校,变数也会更小一些。
注意事项
在帮助我这个弟弟填志愿的时候,通过和他的交谈,我确立了几个大的方向:
1.专业主要是计算机(偏向网络安全方向)和一些偏基础的学科;
2.优先考虑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
3.在大城市的基础上再挑选学校,学校要看一下学校的硬件环境,毕业生就业情况,校区位置是否偏僻等等。
4.学校之间会有大小年,也就是最低录取分会有一些大的波动;而一个学校的专业平均分会相对稳定一些。
最后,他被一所北京的大学录取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所以我这里也是以一个个例来说一下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如果大家看到这篇文章也请不要刻舟求剑。
基本上我认为大城市里会有更多更好的工作实习机会,开拓眼界,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挺好的接触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时机。至于毕业之后,一样可以考虑回到家乡附近工作的,选择会更多一些。
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考生老师的建议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尤其是老师建议“冲一冲”的时候,因为冲成功考上了名校对老师会很有利,而失败了对老师没有太大的影响,对考生个人却是非常大的损失。
下面总结一下草莓今天的学习情况:
英语方面:复习了英语卡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