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16#凡道不欲壅

216#凡道不欲壅

作者: 295442de7134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12:49 被阅读0次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豁达,但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们又为什么要变得豁达呢?《庄子》外物篇的一段话,给出了原因: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 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

这里的「彻」,即是通彻无碍之意,当我们身体的感官达到通彻无碍之时,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也不会对外物产生执着妄想。世间的一切都是在变化之中,既然有变化,就必须有虚无,没有了虚无,变化就不会发生,没有变化,万物就会消亡。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你不遵循,放任自己的七情六欲,执着外物,阻碍天性的畅达,则必然会招致祸患,这时,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到豁达于世呢?

相关文章

  • 216#凡道不欲壅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豁达,但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们又为什么要变得豁达呢?《庄子》外物篇的一段话,给出了原因...

  • 心有天游--心灵的一种自足状态

    #庄子# 杂篇·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

  • 哽而不止则跈丨《外物》章九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目彻1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

  • 【布谷書社“閱经典·習功夫”/之庄子/外篇 /外物  2020/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 鼻彻为颤,口彻为甘, 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凡道不欲壅,壅则哽, 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

  • 道不欲盈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

  • 道不欲杂

    庄子.人间世中说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里所说的不是形而上学的道,而且人生的大原则。 生...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刺要论篇第五十 ——针刺的要领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

  • 壅域

    向西走 硬币抛往身后那头 向东走 我的马儿丢了厩

  • 红林悟道《韩非子-主道》 第十四章:五失

    红林悟道《韩非子》-主道 第十四章:五失 上一章中韩非子主要讲了“五壅”。壅者,壅蔽也,意为隔绝蒙蔽。韩非子所讲的...

  • 兰心不欲道

    Part1. 我和兰姐认识,是由于一个品牌项目的室外活动,她是负责这场活动的总策划,本来不用去盯现场的,无奈同事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6#凡道不欲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ug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