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小耳。
近几个月相继读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传记,了解了晚清时期几位封疆大吏在古老颓糜的清王朝“大厦将倾”之时,各自愤力挽救大清于危亡的故事。
我认为其中功劳又属曾国藩最甚,他既没有左宗棠的天资,更没有李鸿章的家世。
都说“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可曾国藩告诉我,“足够努力可以超越天赋”。
曾国藩科考数次才上榜,可见天资愚钝;祖上是农民,可见家世寻常。
可他却有左宗棠和李鸿章二人均缺乏的韧性与德行,他信奉“越笨拙越努力”,以“倔强”二字贯注其中,最终全方位超越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成就,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门生众多,被后世称为“半个圣人”。
他的一生用如今的话说,大概可叫做“草根逆袭”,也是对“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这种论调的有力反驳。
他本是农民出身,却不屈命运屡败屡战终成为梦寐以求的京官,他本是一介书生,却机缘巧合,临危受命,终成名震四方的湘军首领;他因是汉族官员并无实权,却立功无数,终成守护一方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
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功的,也可以说是失败的。
他称自己的行为是“精卫填海,杜鹃泣山”,他一生为挽救大清王朝,拯救黎民百姓而奋斗,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明白自己如拔刀斫(zhuó)水,丝毫不能影响水之东流。
他从相信“人定胜天”到明白“古今大事业,大战争,人谋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真正做到“尽人事,听天命”。
他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却也有眼看神州大陆不断陆沉的无奈。
他被称作“圣人”,“完人”,却也是一个平凡的,有血有肉的人,有缺陷有弱点的人。
“天津教案”之后,他心力不支,郁郁而终,他竭力、终其一生保护的王朝,爱护的百姓,却同时唾骂他是“卖国贼”,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痛苦的,但他说“办理外交,不能汲汲于个人名声”。
他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使不被理解,千夫所指,即使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但他所受的误解与委屈却无从开解。
他一生热衷“自省”且不断修正自己,行事沉稳,从不贸然行事,崇尚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
将做学问当作一生的事业,即使生命尽头也不改不废,他这一生,忠于国,忠与己,我相信他是带着一种坦然离开的,因为他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剩下的坦然地交给老天。
作者张宏杰说他是“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将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六十多年,其功不可谓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