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到董宇辉和余华的谈话
他们提到了对于苦难的看法
余华说:“苦难是别人的看法,不是自己的感受,所以有时你不要去同情别人,别人不需要你去同情他,有时很多同情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好像是一种施舍的,可能他的生活不如你,但他所经历的幸福感,甚至高于你”
董宇辉说“对的,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并不相同,别用怜悯的眼光丈量别人的苦难”
和我一直以来的观念有些差异
咱们一向将怜悯等于善良,将同情当作帮助。
但是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瞬间理解了
余华和董宇辉两个人强调的并不是不能同情别人,而是带着怜悯的、居高临下的眼光去丈量别人的苦难是没有必要的。
不愧是写出《活着》的作者,福贵的一生在我们读者看来就是觉得太惨了,太苦了,这样的生活他是如何最终还“活着”的呢?
余华这句话大概点出来了,福贵的生活可能不如我们,但他所经历的幸福感可能高于我们。
你们说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