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图像学279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139写到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认可化学研究在制药和精神救赎两方面的双重效用,出资修建了集学术、科研、医院和冥想为一体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菲利普二世把他从各种渠道搜集到的13件的博斯作品,分类放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的各个场所,“这座建筑里布置了许多博斯的画,正是他的天才创造了这些画作,尽管有人说它们是荒谬的”。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既是化学实验室又是制药厂,还是医院,但是国王选择将《地上乐园》这种看似“享乐”、“荒谬”的画装置在此处,显示出他认同这幅图像与修道院科研环境的内在关联。修道院图书馆馆长认为博斯的画“完全不是荒谬的,正如那些充满智慧的书籍和艺术,如果其中有任何的愚蠢,那也是我们愚蠢,而不是他”。他认识到《地上乐园》里伏笔的化学寓言和救赎的奥义。
《地上乐园》是折叠三联画,包括折叠起来的一幅外层图像和展开后的三联图像,这四幅图从整体结构上正对应了化学实验的四个步骤:混合、化合(蒸馏)、净化和冷凝。
第一步是物质“混合”,用左联亚当和夏娃的结合来象征,中世纪的炼金术著作《哲人的玫瑰园》(Rosarium Philosophorum)就用人的交媾来比喻物质的结合。
第二步“化合”,是混合在一起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阶段,是实验的重心,包括蒸馏、萃取或离析等多种方式,用《地上乐园》中联密集、复杂的狂欢图像来象征。
第三步“净化”用右联的地狱图景来比喻,这里的地狱不是恐怖的惩罚,而是排浊去污的过程。第四步“冷凝”,化学反应结束,物质在容器里岑寂下来,就像创世初始的状态,等待下一次的实验,这个意向就是画面折叠起来的外层罩面,玻璃圆球既是化学仪器也是地球初始的状态,左上角的造物主是化学家的代表。这个语言形象从希腊化时期就存在,到15世纪应用在化学著作的插图中。
化学实验模拟了上帝创世的过程,而《地上乐园》又用人类世纪的图像图解了化学原理和实验过程。
梦觉图像学280人一旦沉迷于自己的软弱之中,会在众人的目光中倒在街头,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