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下个学期就要升初三了,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参加中考,经过这一届同学们的考试情况,他应该也看清了一点形势,懂得紧张了,感觉最近他的学习状态有所提高。
这样的情况让作为老母亲的我暗暗开心,也想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就想或许方法合适的话,他可以大幅提高自己的成绩呢?哪怕是有一点点进步,那也是好的。
所以,昨天晚上我把家里关于学习方面的书籍都找了出来,打算近期进行一次关于学习方法的主题阅读。
因为有感自己的朋友圈太过于单调,于是我顺手拍了张照,丢到了朋友圈。
于是乎,点赞有之,评论有之;鼓励有之、吐槽亦有之。
有个朋友给我留言,对这样做是否有用表示怀疑,说她早几年也买了一堆书给她的女儿看,但是没什么效果,她女儿说都懂了,但是做不到。所以她也好心提醒我这些个方法根本没有用。
是真的没有用吗?还是还没有用?
相信大家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吧。一匹小马想要过河,却不知道河水深浅,在岸边犹豫,不敢轻易尝试。老牛对它说,过吧过吧,河水才没过脚踝。小松鼠却说,不能过呀,河水深得很,前几天自己还有小伙伴被淹死了。
看起来老黄牛和小松鼠都是真诚地为小马出点子,并且已经把自己最宝贵的经验跟小马分享了,但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让小马更加为难了。
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样做呢?
此时的我面对的正是这样的情形,肯定我的做法的有,保持怀疑的也有。
所以,我如果是小马,我会考虑换个思维,用另一种形式来尝试进行解答,比如换成数学思维。那么可能就会有这样的解答:
问题:小马过河安全吗?
已知条件:老牛的身高、小松鼠的身高、以及河水的深度与老牛和小松鼠身高的对比。
论证过程:小马自己的身高和老牛脚踝的高度对比,从而推算出河水对于自己来说是否危险,能否安全渡河的结论。
我讲这个例子,你能想到些什么吗?
是的,我们不能盲从,也不能裹步不前。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总结学习他人的经验很有必要,但也不能说学霸们的经验就适合每一个人。我们可以做的是,在他人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地切换思维角度,摄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多思多想多用,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方法,谋定而后动。
当然,也不能说有了方法就可以让自己的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了,任何的方法也只能是方法,如果你不去做,根本没有用,就像文章开头我的那个朋友那样。
知道和做到之间差的就是“去做”这一步!
所以,尽管去做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