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这里,脑海里突然冒出来的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为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作品讲述了一个女子在濒临死亡的时候,饱蘸着一生痴情,给男主人公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倾诉自己绝望深厚的倾慕之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上学的时候读了小说。后来又看到了徐静蕾演的那部电影。时间过去太久,其中细节印象无几。只记得看完内心深处一种压抑惋惜的悲凉,辞藻难以言表,感情复杂。文学作品与音乐、艺术等其他形式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形式不一,但是人类可以通过这些表现形式产生情感深处的共鸣。一个女人是怎样的深情,用一生默默痴爱,不纠缠不打扰,直至生命终结。
当时年纪尚浅,读来只觉得这个女人爱的好隐忍、卑微,自己倾其一生,对方却毫不知情,总感觉“傻”的很。可如今看来,顿时觉得这个女人爱的纯粹与伟大——爱是什么呢?
爱本身就该是奉献,不求回报。我爱你,是我自己的事情,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做这些事情。我并不奢求我的爱能从你那里得到什么现实的回馈,因为爱着你本身,在奉献的时候,我自己也是快乐的。哪怕这种快乐在外人看来不值一提,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爱你却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如果哪一天我无法再从爱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或者爱你让我痛苦大于快乐,又或者我开始因为爱你期待你的反馈没有得到满足而心生怨怼,那我觉得就是我停止爱你的时刻。爱本身是一件圣洁的事情,我不希望被外界所染指,哪怕我自己的贪念。
相比较喜剧,我个人更喜欢悲剧作品。
01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02也有人说
只有悲剧才是永恒的,只有悲剧才是完美的。
0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首次对悲剧下了一个定义: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古今中外,关于悲剧的作品数不胜数。《孔雀东南飞》、黛玉的《葬花吟》、梁祝化蝶、宝黛爱情悲剧、《巴黎圣母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悲惨世界》等。焦仲卿与刘兰芝、宝玉与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卡西莫多、陌生女人、冉·阿让,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用个体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
自古以来,悲剧的东西总是涤荡人心。悲剧力量宏大,揭示人性和社会的阴暗,给我们带来震撼、压抑以及无法遏制的低沉与感慨。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西方的悲剧是通过揭露黑暗,以此来批判社会的弊病。东方的悲剧是通过迟来的正义,抚慰人内心的伤痛。
喧嚣世界,社会经济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疲于生活,逐渐丢掉了当初纯粹、理想、善良、热情乃至生命力。生活可能的确是苟延残喘、力不从心,甚至某些时刻令人沮丧颓靡,肉身无处安放,何谈诗和远方?来人世走一遭,到底图什么?难道就为了随波逐流,走个过场吗?不,那绝对不是我来这世界的目的。个体虽然微小,世界纵然喧嚣繁杂,但我仍希望以羸弱之躯,坚守自己精神的自留地,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这个世界能禁锢的只能是我的躯壳,精神世界永远自由!
后台咨询答疑5分钟前:
你总问我为什么离开你,为什么不理你?
我想也许是你的词不达意,也许是你的不够在意,也许是你爱的方式不能为我所接受,也许是我希望你做的你做不到,也许是期待多次落空,攒够了失望。
我也总是问自己,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也许这是世界本就参差,你我又如此不同。粗枝大叶神经大条的你,心细如发敏感脆弱的我,笨嘴拙舌不善沟通的你,需要更多安全感事事有回应的我。也许我们对于人生排序的重点不同。
后来我又想了一下,也许以上那些都不对,两个足够相爱的人是不会分开的,但凡出现纰漏,一定是其中一个撒了谎。俗称缘分不够。(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