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诗人情诗精萃
马洛
克·马洛(1564-1593),英国诗人及第一个伟大剧作家。他创作的悲剧给英国舞台带来新的概念,成为伊利莎白时代戏剧奠基人。以《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闻名于世。
马洛的诗《牧羊人的恋歌》以其旋律之美著称,是伊利莎白时期有代表性的优秀田园诗作,也是英国抒情诗的重要一篇。
牧羊人的恋歌
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
在这里将使我们快乐无边;
这里有峻峭秀丽的山峦,
还有风光明媚的山谷田园。
在那边,我俩坐在山岩上,看牧羊人喂养可爱的羔羊;在浅浅的小溪旁,
鸟儿随着潺潺流水把爱情歌唱。
在那边,我将用玫瑰编一顶花冠,
用成千的花束做床,
用爱神木的叶子织成长裙;一切都献给你,绚丽与芬芳!
从羔羊身上剪下最好的羊毛,
为你做防寒的鞋衬和长袍;用纯金为你制作鞋扣,该是多么珍贵,多么荣耀!
长春藤和芳草做的腰带,珊瑚带扣点缀着琥珀水晶。假如这些享受能打动你的心,
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
银碟里盛着你吃的美味儿,
如同天上众神所用的一样,
丰盛的佳肴将为我俩
摆在像牙制的桌面上。
牧羊少年们在每个五月的早晨,
将为你纵情舞蹈,高歌入云;假如这些欢乐能打动你的心,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
袁广达 梁葆成译
昨天晚上七点半,在东郊记忆繁星戏剧村.来剧场,看马伯庸编剧的话剧《显微镜下的大明》。近二个小时的演出,只有两个演员扮演的帅嘉谟和方懋珍。
剧情是有历史原型,讲了1570年至1577年间,明代徽州府爆发"人丁丝绢案",涉及歙县军户帅嘉谟发现税收不公问题,最终惊动首辅张居正。案件核心为歙县独自承担本应由六县分摊的8780匹丝绢税(折银6147两),持续近十年。
在张居正的干预与改革契机中案件升级,帅嘉谟多次申诉无果以后,1576年歙县籍户部尚书殷正茂上报朝廷,张居正以"赋役均平"原则支持歙县,下令重新核算税负。
张居正借案件推动"一条鞭法",要求税收均摊,最终将3300两税银转由五县分担,引发五县激烈反抗甚至民变。丝绢案与张居正改革的困境
制度漏洞暴露:案件反映明代地方财政监管缺失、黄册制度失效及官僚体系推诿。改革局限性:张居正虽试图通过此案强化中央权威,但地方利益集团阻力巨大,最终妥协方案未能根治问题,反加剧社会矛盾。
看完话剧,被万历年间二位渴望改变推动国家变革的壮士唏嘘。不过此时的明朝已经夕阳西下了。
观看的观众不少,执行导演与演员对观众表示感谢。出门交调查表领伴手礼。
愉快的夜晚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