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一个小调查,从来没有焦虑的人评论区举个手。
我相信大家都拉到了评论区看看从来没有焦虑过的幸运儿长什么样,焦虑这个小东西仿佛流水,有个缝隙就能渗透,那它到底是啥,怎么才能不焦虑呢?
焦虑本身是一种“未完成性”、“不确定性”、“不一致性和缺乏性。它在提醒我们,有风险、不安全、得改变!这是一种生存本能。这里给大家一个很有效的小技巧(看在技巧的份上,点个关注好吗?):问问自己我现在的焦虑是有用焦虑还是无用焦虑,有用的接纳:谢谢小焦(不认识小焦的建议复习上一篇文章),没有的也接纳:小玩意儿你吓不倒我啦!
有用焦虑诸如:我还有3章知识没学,这次考试多半要完蛋了;我一直不运动,肯定会得病的;熬夜会秃头
无用焦虑诸如:坐飞机会发生空难、如果世界末日来了怎么办?
如果不可能不焦虑,那这篇的意义是啥啊?别慌,我们回忆一下上一篇关于情绪的内容:所有情绪都有积极的一面,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焦虑,破除一下焦虑坏的影响,提升一下焦虑好的机能,焦虑也能“弃暗投明”。
一、万能钥匙:接纳
在情绪合辑里,大家会频繁看到这两个字,接纳。
接纳不是认命,而是理解情绪发生是合理的,不要去抑制或者对抗。抑制和对抗本质上是在跟自己说:你做错了,你不对,你产生这样的情绪是无用的表现。本身情绪就已经让你不舒服了,你还要审判自己,那当然不管用了。
唯有接纳,自己才可以心平气和的和小焦对话。
二、唯快不破:执行
焦虑的一个典型思维特征是“反刍思维”,面对没开始或者未完成的工作,反复思考该怎么办,结果越想越慌,更严重的就干脆放弃了。
应对办法恰恰是马上着手去做!
但是要讲究方法,不能盯着10公里的重点去跑,要懂得设立小目标。
把最终的目标拆成可执行的小目标,如果这个小目标不能让你立即执行起来,就继续拆解。比如我半年要减20斤,如果我盯着20斤,明天早晨一称体重比今天还重了800g,我肯定绝望了都,但我拆成第一个月每天运动40分钟,由于工作太忙了,我准备换成骑车上下班,再爬个楼梯,每天的40分钟轻松搞定。
三、无须完美:放松
在咨询中,很多焦虑的来访都伴随着较高程度的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可能来自童年养育者对来访比较严格、挑剔、打压的教育方式,或者是不够宽松的成长环境(精神和物质层面都有可能)不允许来访犯错,导致来访一直谨小慎重。如果不够好就意味着失控、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要承担。实际上这是核心信念中不相信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我们要尝试多去对自己进行积极关注,多去对自己做加法(我又做成了什么),少对自己做减法,逐渐修正认知偏差,让紧绷的状态放松下来。
四、关注当下:专注
焦虑除了它积极的一面,大部分呈现出来的都是想象的敌人,艾瑞克森有句话是:when you look at things, look at them。意思是你要按事物的本身,而非你的想象。专注在事件本身,你只需要解决事件,当你启动想象,你就要解决一件又一件你的想象。所以关注当下,把当下的事儿先解决了,想象得其他可能也就消失了。
五、降低期待:从容
接受事物有不确定性,接纳事物就是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预期,但不代表这个事儿就砸了。它只是没有按照你的预设发展,但事情仍然是发展了,甚至为你留有更大的空间。及时调整我们的期待,只要整体事物没有偏航(就算偏航了也许也有额外的风景),接受生命里的小惊喜,也许它要带你去的地方比你预期得更美妙。
焦虑情绪不要怕,多和小焦对对话,如果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并且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及时求助专业的帮助,也是必要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