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雨
年轻的心总是充满盲目和冲动的。
人群中,就那么一眼,她就看上了他。60年代,他是乡下来的穷小子,在百货楼当搬运工。而她是城里的姑娘,家境不错,是百货楼的售货员,看到他,她的眼角眉梢都是笑意,那时窗外有鸟扑棱棱飞过,她满心欢喜着,喜欢他的声音,棱角分明的五官,他唱歌时候的神采飞扬,就这样她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不知不觉中,脚步跟着心一起走到了他的住处,他和一帮朋友回来,大伙打趣道:她喜欢你哦,只当是开玩笑,可她炽热的眼神和
一日日为他收拾日常的妥当让他不由得开始认真考虑。
恋爱关系一确定,他就迫不及待带她回乡下的老家,同龄人艳羡的眼神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可是他隐隐地感觉到母亲有些许不高兴,原来,母亲担心城里的姑娘娇贵,终究不是过日子的行家里手。
看着言笑晏晏的姑娘,在梳妆台前描着眉毛,画着口红,他正色道:你会是那个与我共度一生的另一半吗?你看乡下的女子很朴素,没有描眉画眼,没有时髦的衣服, 你可还愿意与我携手呢?
那时她正手拿口红,默默地走过去打开包,将里面的化妆用品一股脑儿全部扔了。多年以后,她才意识到,她扔掉的不是口红,是一颗爱美的心以及城里姑娘的身份。
带着对他浓浓的爱意,她走近了他的生活,本以为美好的日子就开始了,可是她错了,结婚以后,他游走于他乡多年,只为自己喜欢的唱歌事业,这一去就是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得有多爱才会为他守着这个家这么多年。而他是多么忽略她的爱,才会任性游走他乡数年呢,我无法理解,也无法想象,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守着这个简陋的家,照顾着体弱多病的孩子和年迈的婆婆,就这么想着,盼着,熬着……
鬓已白,人已渐老时,他回来了。带着对他无限的愧疚和对自己深深的自责回来了,她淡淡地讲着这25年来的过往,像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淡淡的,幽幽地,只是他为他带上项链的那一瞬间,她还是落泪了,哭的像个孩子一般,她说这是他第一次送礼物给她,那一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太多的思绪涌上心头。
这是《谢谢你,我来了》节目组的一个故事,结局皆大欢喜,他终于收心,真诚地向妻子表示自己的歉意,表示余生会好好呵护她,爱护她。
不知是我对人性的考量放大了,还是现实太过残酷,让我对于他的归来,持有怀疑的态度。试想如若他不是在外游走多年不成气候,亦或是身体,灵魂没有归属感,他会想到家中还有让自己冷落二十五年的妻子吗?
但愿是我多虑了……
无论怎样,她终于等到了他,或许这注定是一世的夫妻。他回来了,她没另嫁他人妇,他们的缘分还没尽,只是,我在想,当年的她若不是这般毫无底线地全身心付出,就不会让他如此"放心",殊不知在这段感情里,从一开始,她就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不惜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收起了那份爱美的心思和浪漫的情怀。
可是他太容易得到了你,反而不懂得珍惜。这就是人性。
都说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被爱的人总是有恃无恐。
年少的时候,对于女子或者男子的倾情付出,我亦感动到不可自拔,为他们对爱的痴对爱的狂,深陷其中不可救药,也曾经影响到自己对另一半的择偶观念,直到付出到无能为力,牺牲到感动自己,让自己退无可退,伤无可伤,最终黯然走散,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直到遇到我的他,我的心才日渐痊愈。是他让我知道,爱一个人,不是一味地付出,更加不是毫无底线,毫无保留地给予,学着爱人,也学会了接受被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