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自读课文就是阅读练习》
对于自读课文授课方式一直都是摇摆不定,好像每一次的授课都还是和常规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经过对上两周的阅读复习来看,我发现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把自读课文按照试卷上的阅读来学习。除了必要的文学常识和文本结构外,学生都能够去靠着自己的理解完成。
以阅读提示做导向:每一篇自读课文的文末后都有一个阅读提示。大多数时间我们也就是带着学生简单的读了几遍,至于有没有真正用上就不得而知了。文本后的阅读提示对于理解文本是有用的,至少在文章的整体理解上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比如七下第三单元13课的《台阶》一文,在阅读提示中有这么几句话①“对父亲来说,台阶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②当父亲终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台阶后,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寂寞。在这句话里就贯穿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只要把这两句话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至少对于文本的整体内容和结构是能够掌握的。
借助文本旁批问题进行文本解读,每一篇的自读课文都有一个旁批,这和我们的精读课文的思考探究是一个原理。只不过在内容上没有那么的深刻和严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像做阅读理解一样,把每一个问题用本子记录下来。按照阅读的问题设置给它标上题号,然后一个一个的去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大多都是能够在文中找出来的,一些主观性的问题也能够通过文本提炼出来。这一套下来就基本解决了这篇文章的问题。同时也能完成本课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把学习的主体放在学生的身上,不仅能够带动全班的学习氛围,还能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增加一次练习的机会。长此以往的练习,到后面八九年的时候,对于自读课文的学习就基本可以完全放手了。这样不仅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减少了我们老师的授课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