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偏远小镇的工村楼房里,住在27栋有一个老女人,她姓楼,今年已经30多岁了,丈夫是附近的煤矿工人,家庭和睦,有儿有女,每天丈夫下班前,孩子放学前,下午3点钟,她都会出去买菜,菜市场的大妈都认识她,在她们的印象里,每回楼女士都会以她的三寸不烂之舌与卖菜的大妈在价格上周旋,有时得胜而归,有时无奈掏钱。
回到家,起锅,烧油,切菜,烹炒,慢慢地听着楼道里期待的脚步声,她就感觉开心极了,因为那是家里人回来的声音,丈夫说着上班时的烦心事,孩子们说着上学时的烦心事,她静静地听着,慢慢地安慰着他们,吃完饭和丈夫一起收拾着碗筷,督促孩子们去写作业,收拾完碗筷以后,丈夫去休息了,她去洗衣服,看着放在餐桌旁边生锈了丈夫的铁饭盒,她慢慢地陷入了回忆。
记得那还是个年轻的时代,大街上自行车成群,她扎着两个麻花辫,双手抱着在胸前的课本,旁边的路灯电线杆顶上时不时有麻雀在不停地叫,她带着青涩的脸庞走进课堂,跟着同学们一起响起朗朗读书声,去认识课本上慢慢熟悉的文字,学着了课本上该慢组合的数字,本来她想慢慢读完书,可突如其来的父亲病重,让她的理想破灭了,父亲病重,弟弟需要上学,作为女儿和姐姐,她毅然走上了辍学打工的路上。
妈妈在家里给她最好的伙食,她也有了铁饭盒,那里装着的是母亲做好的饭,以备她在找工作的路上吃,弟弟看着她走的时候,偷偷在饭盒里还放了两颗过年时期的糖,年幼的他说怕姐姐在外面过的苦,有糖会甜点,她就这样在家人们远送中离开了家。
工作并不好找,当时身体健壮的汉子都很难找,更可况一个女人了,那时的冬天把她冻得浑身打哆嗦,但她还是遇到了她的老板,在冬天下雪时纺织厂的门口,老板看着她在门口实在冻得不行了,于是就起了好心收留了她,让她在厂里干活,她没有辜负老板的好心,成了厂里最有能力的工人,每天也会把工资寄回家里,只留些自己的生活费,父亲的病也慢慢地变好了,后来纺织厂倒闭了,父母给她介绍了个煤矿工人,她也很听父母的话,就结了婚,生了孩子们。
她的丈夫是个很幽默风趣的人,尽管她也知道自己之前纯粹是父母因为他有稳定的工作才让她嫁给他的,她们之间也没有什么浪漫的感情,只是听父母的话而已,可随着时间流逝,他慢慢地让她有了归属感,有了幸福感,有了长长久久老了以后还能相互依靠的感情。
平平淡淡的生活马上就要迎来了她40岁的生日了,时钟嘀嗒嘀嗒的声音让她也从回忆中醒了过来,她洗完衣服就去睡觉了,可能是由于太累了忘记给丈夫刷铁饭盒。
第二天早饭的餐桌上,她看着丈夫的铁饭盒里放着两块糖,旁边摆着生日蛋糕1,丈夫和孩子们边吃着生日蛋糕边笑着看着她,日历被吹到了她40岁生日的今天,他们和弟弟一样,说着一摸一样的话,
“如果你觉得生活过得苦或者平淡,有糖会甜点。”
她笑了,眼角上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