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青春年少,我是多么的不屑于世俗的一切,不想上学,不务正业。有同学指出了我的“洒脱”,可以不顾父母的管教,顶撞老师的训导。不想谈恋爱,轻蔑于感情,觉得我可以随便找到喜欢的女朋友。然而是最普通不起眼的女生只把我当做是普通的朋友,是可悲的,是可笑的。不想工作,因为太累,我提不起精神应付工作的忙碌和琐碎,我只想睡觉,是啊,睡饱了,第二天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写写字,看看手机,一天也就过去了。我的宝贵的青春就是在随便的挥霍中过去的,而它再也回不去了。
当父母指出我的懒惰时,我嬉笑回复他们,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也是笨鸟,所以嘛,我干嘛要去学它呢,不如别管父母的那一套保守的思想。我继续玩手机,在煽情的自媒体文章中畅想未来,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偶尔找找朋友闲谈。可这样的日子越来越长,我内心的孤独越来越让我恐慌,什么都不会做的我如何在社会上立足?鲁迅也有嘲笑那些封建迷信的人,我的父母同样会信奉传统落后的风俗,这不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吗?我去打破,到头来还不是撞个头破血流,最后和父母那辈一样老老实实地当做人生信条,为人处世的原则。21世纪的新思想是要我们追求自由,而我也是个追求自由独立的人。
那么长大成人了,独立应该是生活顺遂,家庭和谐,事业和感情双丰收。人人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也一样,终生都在追求着,乐此不疲。在我挥霍青春的读书年代,玩手机的乐趣很大,我能够用手机来学习,但是在高中时玩手机是禁止的,所有人都只能埋头苦思,努力学习。高中时,手机游戏王者荣耀还没有流行,而一款类似的英雄联盟却是大众的热爱,我和几个朋友相约打电竞游戏“英雄联盟”,为了能够长自己的面子,让他们称赞自己,我不惜旷课,或者每逢较长一点时间的休息处,去网吧苦练。想到这里,我不禁摇摇头。找工作,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即使是侥幸被录用了,面对困难也还是会退缩,只能停滞不前,不敢突破自我的极限。因为要让自己一个人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真的很慌张,就比如说,我找了一份卖电器的工作,让我去解开装电视的包装,心里很慌,手会发抖,再如让我去把电视打包,不仅要擦拭电视的表面,而且还要把它套进泡沫壳内。如果磕磕碰碰弄坏了电视,顾客就会投诉,也许我也不想这个样子,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就发生在了我的身上,幸亏买了这个电视的顾客不计较,否则就要赔偿了。工作都弄得一塌糊涂,感情就更加不用说了,收入微薄,去谈恋爱想都不敢想。大学的时候有向喜欢的女生表白,最后悲惨收尾了。
我的青春收获的最多的是如何去做人,我并没有取得什么学位,大学过得一塌糊涂。现在让我去承担一个家庭,娶个老婆,生个孩子,哪里有那个本事啊,我活在了不少的嘲讽和奚落中。父母的家庭并不美好,但是他们也尽量给我最大的关爱,特别是当我生病了,他们就着急得不得了。记得小时候发高烧,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原本觉得只是个小烧,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放在额头,用被子捂出汉来,烧就会退了。但是越来越难受,直到母亲回来,连忙带我去小诊所去打退烧针。一开始的小诊所的老医师量了一下体温,我感到屁股都是热乎乎的,一看接近40度,吓得他叫我母亲送我到正规的医院。所以她只能带我去打退烧针了,那里的老婆婆就给我打了一针,她说今天晚上没有退烧就要去正规医院里治了。当天晚上,我烧得天旋地转,觉得自己要死了,感觉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就是生病,父母站在我身边嘘寒问暖,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父母他们年少的时候,家里供不了读书,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文化。读了点书的我觉得他们很迂腐,连微信电脑也不会用,是什么时候改变这个想法的,大概是陪我去医院看病,因为这个病很严重。我一边厌烦他们的唠叨和争执,一边看着其他病人的家属,我发现自己的父母的为人处世和别人的家属有些中通之处。在医院里,我还没有看重这点,回到学校读书,处处受到排挤,与周围的同学的相处格格不入,这时候才觉得自己做人有问题。不断地进出医院,不断地观察那些病人,我终于明白了,父母他们没有文化,但是他们的体贴、耐心、包容这些重要的待人之道比我高明太多了。
现在我想认真做人,做到谨慎、细致、宽容,因为即使是青春浪费在了网吧和游戏中,我也是有机会再来的,一位优秀的朋友告诉我还有未来。我很感谢他鼓励我。青春无悔,有许许多多的人和我一样叛逆和迷茫,如果有当初,我知道很多人就不会做让父母伤心的事情了。如果他们和我一样也醒悟了,我觉得他们依然可以做个是父母的骄傲和别人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