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周创意说”之五
实现石油战略储备的创新构想
西昌航天杨周
用创意点燃梦想,用创新铸就辉煌!多年投身创新实践,我深切领悟到,创新不仅需要敏锐洞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开放包容的思维,敢于突破常规大胆设想,秉持积极探索、严谨求证的态度,以及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思维技巧。我将通过“杨周创意说” 专栏,陆续分享我的创意思路,希望能为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当下,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与军事实力取得显著进步。然而,外部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的遏制,采用多种手段干扰我国的稳定发展,致使我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遭受挤压。
在现代战争中,石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攀升至72%,但我国原油储备水平较低,仅能满足约 30 天的用量。一旦爆发战争,原油进口航线极有可能被敌方封锁。鉴于此,加快原油战略储备建设迫在眉睫。
然而,传统大型石油储备库建设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面临较高的消防安全风险。此外,油品运输线、储备库与油料需求点之间的距离,会产生高昂的运输成本,再加上储备库的运营管理费用,使得原油储备成本居高不下。
如何有效掌控海洋通道、占据战略制高点、获取持续稳定的经济利益,以及推动海洋经济的有序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海上平台作为实现海洋价值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和军事领域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我创新性地提出多功能海上平台建设方案,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多功能海上平台设计
(一)结构设计
海上平台采用圆锥体结构,倒插于海中,锥底作为甲板。选择圆锥体结构,一方面能够获得较大的甲板面积,另一方面可实现平台的半潜式作业,使平台大部分舱室潜入海水中,显著增强平台的抗风、抗浪能力,提升平台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配合船锚使用,平台可长期稳定地锚定在指定海域。平台下部空间设置为大容量潜水式军事储备油库,将油品储存于海水中,既能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风险,又无需建设造价高昂的承重基础,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借助油料罐体的浮力,实现原油的大容量储存。
(二)军事用途平台配置
当海上平台用于军事时,上部甲板直径可达400 ——600米,使其成为一座超级航母。由于平台甲板面积和长度远超普通航母,无需安装价格昂贵的弹射、拦索、提升等设备,可直接作为机场使用,所有飞机均可停放于甲板上,极大地节省了制造费用。凭借广阔的甲板空间,平台可轻松部署各类先进战机,如歼20、轰 20 等。此外,平台还可划分出至少两条同时使用的跑道,实现飞机的同时起飞与降落,并有效分隔跑道与停机区,显著提高飞行安全性与实战使用效率。
平台在拥有较大甲板面积的基础上,可部署更多对空、对海、反导导弹发射井,构建强大的火力打击体系,有效抵御来自海上和空中的突袭。为确保平台海底安全,可安排反潜潜艇在平台周边巡逻。由于将传统航母打击群的全部军事功能集于一身,无需再配备大量的海上护卫舰队、后勤保障船只以及空中保护力量,与传统航母打击群编队的整体造价相比,造价已相当低廉。唯一的缺点是平台不具备移动性,由一座小型核反应堆提供的能源,只满足生活、生产、军事等用途。
平台内部设有大量船舱空间,可用于部署海军陆战队,设置远程或高精度雷达站,开展24 小时区域监控,建立无人机前进基地,构建前线综合指挥系统,以及设立战地医院、军火库等。同时,平台配备起吊设备、船坞和船只修理设备,可作为军舰战时修理厂。
鉴于我国目前的造船技术水平,建议国家同步启动两个此类平台的建设。一个部署在东海外,位于公海与我国领海交界的领海一侧,主要应对日本、美国方向的安全威胁;另一个部署在南海西沙群岛,巩固我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优势。
(三)民事用途平台配置
当海上平台用于民事时,可搭载石油炼油厂。来自波斯湾的30% 油轮可直接停靠平台,通过管道将原油输送至平台下部的原油仓库储存。炼油厂将原油加工成石油产品,一部分运回国内,一部分为途经该区域的轮船、军舰提供补给,实现南海地区的油料自给。剩余部分则作为战略储备,存储于下部的潜水式储备油库。
此外,可与海上钻井平台功能整合,将平台直接安置在海床上,实现石油开采、加工与储存一体化。特别适宜在南海建造一体化海上石油综合生产平台。就近为过往的船只和军舰供应油料,节省运输成本,构建完整的石油产业链,推动南海地区石油开采的规模化发展。
将海上平台建设成为一座南海航线上的中转港和集散港。因为南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南海已成为我国经济的生命线,大量轮船来往于这一航线上,在此建立一个给养补充基地具有战略意义。由于这个平台处于航线附近,不绕道,且平台处于深水区,可以停靠任意吨位的轮船,前往欧洲、非洲、印度洋方向的船只仅需携带足够到南海的给养就可出发,到达南海的海上平台后再补给油料、水、蔬菜、渔业产品等,从欧洲、非洲、印度洋返回的船只也同样只携带足够到南海的给养就可开航,从而使航行于这条航道上的所有船只给养携带量大大减小,从而增加货船载运量,降低单位运价,节约航海成本。
二、新型海上油料储备拓展设想
为进一步丰富油料储备方式,可将直径50 - 100 米相同大小的圆形罐体依次连接,罐体上层和下层均采用硬联结方式,在罐体底部,通过管道将罐体相互连通。再在上部搭建甲板,形成海上浮动油料库。为平衡浮力,按照同心圆方式分区储存油料。
此种海上浮动油料库适宜设置在近海湾区,并通过浮动栈桥直接与海岸公路相连。近海储备油库可根据吃水深度,适当减小圆形罐体的直径,采用锚固方式固定于海中。
海上浮动油料库搭载民用设施:如建设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制备淡水的电力来自厂房房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及小型风力发电设备,海水淡化的副产品工业盐生产原料由返航的货船运回国内。
甲板上可配置工业化农业生产设施,向这周边区域的人们提供各类蔬菜。
搭载一座渔业加工厂,将南海地区远洋作业的捕捞船所收获的渔业产品全部送到这里进行就近加工,深加工后的渔业产品由返航的货船带回国内,就可极大地推动远洋捕捞业的大发展。
资源只有经过合理开发,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在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海洋主权和经济利益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南海、东海石油资源的开发,坚持经济开发与军事保障并重的策略。
创意是创新的火花,但任何创意都需经过充分论证和实践检验。纸上的方案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我期待大家对我的这一构想展开讨论,共同完善。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