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婆 婆打电话说,大宝身上有点上火,问我怎么回事?我直接用以前的习惯问题,并且心里在想,问我怎么了,我怎么知道呢?完全与婆婆不在一个频道,我说,要问大宝。
于是,婆婆 有点生气,你作为大宝的母亲,竟然不知道。我回答不知道,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是我没有考虑到婆婆的感受。婆婆的话语和需求如下:
一、婆婆发现大宝受伤了,这种发现需要我的认可
婆婆问我的时候,我也没有站在她的角度来回答问题,学了心理学,并没有运用上。这个我在讲电话时,先生也这么说了,我的情绪来了。我说,问大宝。这句话不仅让婆婆生气,也让先生生气,而我正处于情绪当中,没的抽离出来,还对先生说:你要搞清楚自己只是自己,不是你妈。我被情绪控制了,我没法暂停,生气地进去厨房做饭了。
二、婆婆知道了大宝受伤,希望我也知道
婆婆发现大宝受伤了,她希望我的回答是:哦,是吗?不知道,就要关心地问:真的吗?我怎么没有发现呢,被你发现了,真的是很细心。我不知道,但是婆 婆知道,这时候,我就要欣赏婆婆的细致,肯定她比我们细心多了,对孩子的照顾有加。但是,带着情绪的我,已经被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婆婆要指责我?被情绪带进去了,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不知道,对方知道的情况下,要肯定对方的知道。
三、婆婆需要我认可她的感受
婆婆发现了大宝受伤,希望我可以理解大宝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婆婆需要我更加关心大宝。因为在婆婆来看,我没发现大宝受伤,就是我不够关心。她来了一句:你是她妈,你怎么会不知道呢?看吧,这是婆婆带着她的想法:你就是不关心孩子。以这种想法,这样不高兴的心情来跟我沟通的。我在电话这头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于是,她也是被情绪带着,我也被情绪带着,沟通就不太顺畅了。
以上是因为婆婆带着情绪,我也带着情绪,一交流,就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话,结果,导致自己不快,她也不爽。
修炼自己的同理心很重要。但是只要开始,就可以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