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曹宝麟、黄惇等主编的《中国书法史》,查阅王阳明书法,介绍的内容比较简洁,不过都有说他是用心学理念去经营书法,评说其书法运笔峻峭潇洒。可以说,是他的心学哲学方面的成就掩盖了他书法的成就。在这一个部分书法史里,没有记录一幅王阳明的书法作品,以前曾经在省立图书馆看过一些相关的王阳明书法作品手札,感觉不算怎的,算是二王体系的一个流派。但其作品形态是很多变化,不是很统一的,有些能够入我的眼缘,有些可以说不堪入目;当其时仅是注重二王体系的,以及章草方面的书法经典,王阳明的书法就稍微浏览一下,没有多大注意。
现在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用通过心学锤炼书法,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王守仁的书法情况,于是,就在互联网上面搜索相关的照片资料;一搜索,确是令我大吃一惊,他的行草作品令人为之震动,潇洒峻力之中不乏人圆润,参差错落,
观赏着这些书法作品的时候,我才记得收听过王阳明人物传记,说先生少年时代曾经“格竹子”而大病过,后来虽然康复了,也为他的身体埋下了病根;先生后又以书生文人身份带兵将平叛以及剿匪,显示出了它的宏图大略。所有的这些身体情况,以及军旅生涯,在他的书法里,便显示出参差不齐的书法形态是理所当然的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要再进行专题研究,看看先生有纪年的书法作品以及生有些什么相对应的,可以更加清晰分析书法作品的生态,此乃后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