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是木心先生的《战后嘉年华》中分享的当年很流行的一句话。过去已成过去,未来是崭新的。
今天是2019年高考的第一天。虽然高考的日子渐行渐远,但是,在生命中,高考永远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它在我们生命中是怎样的存在。
距离高考那年已经足足有有七年。这七年,于我而言,并非是多姿多彩的岁月。7年=2557天=61,368小时。成功的体验会让人青云直上,而那些失败的体验或许成了人生中的一个特殊点。日后的时光会赋予它们以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这七年,过上了理想的生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当了一辈子老师的阿姨说,“如果你当初读了师范,现在工作三年,还可以在家里办个补习班。”倘若当年成绩名列前茅,或许我会读师范。但是,那时头脑简单,没有多想,就报了志愿,而往后的大学生活也只是看似努力,不太愿意在人群中闪闪发光。大学毕业后,工作也只是顺势而为。
第一年工作时满满的热情,而后来换了工作后,更多的是不断地走出舒适区。从策划活动到协调各方资源、主持活动、撰写新闻稿……工作中的成长比读书时更快速。也因为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合作中,看到小朋友们的优秀,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反观自己的读书生涯,也因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过去的自我局限感到遗憾,同时,也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力。

时光洪流,滚滚向前。在荏苒的时光中,日渐清晰的是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过失败时的懊恼,也有胜利时的小确幸。渐渐明白,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一蹶不振,失去了前行的力量。慢慢接纳那个有很多缺点的自己。和自己和解的同时,也更加明白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认识到自我的能力和边界,有更加清醒的定位。我想借作家冰心的名言,送给追梦路上的每一个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我向往《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先生那样自律的状态,“他能够叫时间服从他,但不能左右环境。他无非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他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不再渴望与人结伴同行,而更期待通过自律,看到世界的美好,认识更优秀的朋友。
未来的人生路,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不需要信誓旦旦的诺言,但凭初心,风雨兼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