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丽的西班牙女郎?
2017年春天,像很多德国人一样,短暂逃离阴雨绵绵的德国,到南欧的西班牙寻找阳光。
这是第二次到西班牙,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是阳光明媚到惹人嫌,每天都是强烈的紫外线,光线刺眼,难怪抑郁症多发的德国人喜欢追逐阳光,缺什么想什么。
另一个印象是:西班牙人的生活太悠闲。可能因为气候的原因,下午2点到5点左右,街上的商店闭门谢客。那是西班牙人的午休时间。
还有西班牙女人豪放的身材和性格:在海滩晒太阳,豪放尽兴,丰乳肥臀完全暴晒在阳光下,片甲不留。唉!“西班牙女郎穷得连比基尼都买不起”。
连续几天阳光普照,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风卷着沙子呼啸而来。出门一会儿,收获满嘴沙子。刮风天不适合晒太阳。于是决定去塞维利亚,距离我们租住的公寓1个多小时车程。
2.闻名的塞维利亚大教堂
塞利维亚是座古城,也是西班牙西南部的工商业、文化中心。城内保存着许多气势辉宏的古老建筑,文学巨著《唐·吉诃德》就写于该城,也是著名“弗拉门戈舞”的发源地。
车开进市区,路边很多古建筑。远看,造型独特,近瞧,精雕细刻,像艺术品。如果塞利维亚没有这些前人遗留下来的古迹,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里的风没有我们暂住的圣玛利亚强劲,可能因为这里的古建筑群密集、街巷狭窄,风不易吹进来的缘故。本想进花园看看,但今天对普通游客关闭,因为有政府官员要来参观。花园外到处都是警车,警察,荷枪实弹,气氛有些紧张,好像有恐怖分子混迹其中似的。
花园没去成不妨碍兴致,教堂等建筑群的外观也值得驻足欣赏。
来塞利维亚就是为了看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融合的典范,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有500多年历史,整个建筑外墙上分布着美丽的石雕。
3.在塞利维亚如厕
对这里的大教堂印象深刻,同样深刻的还有在这里如厕的经历。
最不满意的是厕所。讲究人性、自由的欧洲,其厕所实在太不够人性化。不管游客多少,公厕还是那么多。想如厕,去咖啡馆,厕所在欧洲是资源。
开车一个多小时到此,停好车,第一件事:找厕所。欧洲的厕所大多在咖啡馆里,单独的公厕难寻。
看到一家星巴克,担心不消费就去方便会遭白眼,于是我们要了一杯咖啡,一杯茶,5.9欧元(相对于50元人民币)。相比国内,这个价格还算不上抢劫。不管什么价格,要想“放水”必须先“进水”。
如厕是必须的,不等人。
走近厕所,拉门,拽不开,发现门左侧有密码键盘,需要密码。只好回到座位上取收据。记得收据上有一组数字,想必是为如厕用的。输入进去一串数字,“兹——”地一声,门打开。
终于进门。但别急,还是不能如厕。只有一个厕位,门外还有四五位在排队。好,等吧。等待时,听得门外有人拽门,但没人去开。
等了十几分钟的样子,终于轮到我。出门时,又有4个女孩要进来,厕所面积有限,容纳不下这么多少人等候,队伍排到门外,厕所门洞开。这时已不需要密码。看来这密码就是在人少的时候有用。
3-4小时后,游览结束打道回府,取车前准备再去一次厕所。哪里有公厕?在这里逛了一圈没见过公厕,只能去咖啡馆。
此时已经不想喝水,只想“放水”。几小时前点的那杯茶只喝掉三分之一,几小时后早就变成可排泄物。既然喝了星巴克的咖啡和茶水,那就别再费力找其他咖啡馆,把喝过的茶水还回去,肥水不流外人田。
走到星巴克后直奔厕所。按了密码,红灯闪了两下,就势按下门把手,顺利地开了门。里面有一位老者站在门外等待着。几分钟后,里面的人出来,老者进去。幸好我不是很急,再说只有一位,下一个就轮到我。
这时,门开了,又一位胖胖的老者进门,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她指了指厕位的门,又指了指我,我点点头头。然后她低着头,皱着眉,右肘撑在墙上。看来她有些内急。
“你是不是很急?”我用英语问她。
她点点头。
“你先请,我在你之后吧。”
“谢谢你。”她用英语道谢。
待里面的人出来,这位胖胖的老者几乎是冲了进去。看来已经忍无可忍。
7-8分钟的样子,她才如释重负地出来,脸上的表情不再像进来时那么痛苦,眉头也舒展开了,并再次说声“谢谢”。
待我进去,看到马桶圈上满是“水花”,已无法使用。不知道前面这位老者是如何将“水花”遗留在上面的。也许身体有恙,不能控制?常言说,予人方便,予己方便。怎么在欧洲,就是这种方便法?
这次方便,前后大概等待15分钟,不愉快的体验。本想花钱买方便,予人方便予己方便,却是没有质量的方便。
在欧洲如厕很少感到畅快。找公厕难,即使找到,也不一定干净卫生。小国寡民的欧洲,什么时候也能修建一些公厕?
回去的路上,马桶圈上的“水花”时不时闪现出来,塞利维亚古建筑的美似乎也打了折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