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在瑞爸的催促声中出门上班的,他老人家觉得我“老不求上进”,常常说起他年轻时的工作热情如何如何,我只能觉得佩服。回想下我的三份工作:
工作的开始都很有热情的,尤其前两份工作。学习新的技术、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用安排主动加班,刷牙、上厕所也会想着未解决的bug。当了管理者后,每天早早到公司做好一天的计划、参加会议(那时都还不能远程办公);到了后期提不起劲,尤其当前的工作。想来是掌控感匮乏的缘故,加上不惑之年纪,尤为明显。
第一次离职是遇到技术的瓶颈,自以为掌握了关键技术,需要更好的平台发展。这份工作是家小公司,初期做创新项目,从芯片选型、硬件设计、电路焊接、到软件实现、功能测试、再到项目管理,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自由度大,完成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换,补充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之后打下了基础和自信。
第二次离职是遇到管理的瓶颈,自以为领导力强,理念得不到老板认同,需要换个老板。这份工作是家美资上市公司,让我进入了一个朝阳的行业,做自己喜爱的程序算法,相对有工作经验的我又碰上新创团队的机遇,完成了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
暂无离职计划是遇到自己的瓶颈,没心力解决项目问题,算有点自知了吧。现在是家美资创业小公司,初期将以前工作积累的进一步实践、拓展,证实了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随着工作的开展,逐步看清了自己的瓶颈,新的角色安排也让我有时间更加了解自己。最近我一直在想上一次离开相当于用逃避的方式解决了当时的瓶颈—和老板的理念不和,现在再次遇到理念不和,我意识到逃不过了,这许是我此生必修的课题。
想想这也是一种因果吧,我确实要感恩每份工作的遇见,也感恩每份工作中自己的努力,这些终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以后退休了都是回忆和谈资。加上现在能有份稳定发工资的工作也是一种幸福,也要感恩!既已逃不过,就不逃了,修行就是要在事上修呀!2025年知行合一的重点就是工作呀!又看了一遍《道德经》有些新的感悟,虽做不到每天精气满满,但经过自我调整,应该能更好地应对和老板们的沟通吧。做为“偏安一隅”的PM在能力范围内推动项目,不求结果,但求不愧吧。工作不易,且行且珍惜。
网络截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