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三章》翻译

作者: 渐醉墨韵 | 来源:发表于2020-11-19 07:41 被阅读0次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 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面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 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读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 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相关文章

  • 《孟子三章》翻译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

  • 学生从孟子三章看做人

    学生从《孟子三章》看做人 《孟子三章》被安排在了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的品格和志趣”...

  • 星海微演讲第二季第三期复盘

    1.樊仕鑫 《孟子》三章的启示 孟子的意义只在于我们自己。 2.方润 《孟子》的时代意义 为什么要跳出舒适区?必然...

  • 梧桐叶上的青春恋歌

    今天下午第一节是八二班的课,我开始讲新课《孟子三章》。我边翻译课文边在过道里巡视,因为教室后半部分学生太调皮,不是...

  • 孟子三章

    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我们不能思想先行,价值观先行。得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去实现文化的浸润,让学生体会到...

  • 《孟子》读书笔记1

    2019年12月7日 晴 于工作室 近来研习《孟子》,当昨日习至《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章时,...

  • 《中国哲学简史》第5天读书笔记

    第十三章:荀子,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荀子的思想是孟子的对立面,孟子基本上代...

  • 雄辩有妙招,句式来助力

    《孟子》三章之语言赏析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孟子语言气势磅礴、雄辩有力的特点。 2、探究,学习语言雄...

  • 小女子拙见【94】本分做事20190328

    孟子日:“仲尼不为已甚者。” 翻译: 孟子说:“孔子不做什么过头的事。” 杨时注解道:“圣人做事,本分之外,不加毫...

  • 《孟子》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三章》翻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pc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