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间的朋友
听从吴老师的讲课中知道了一本书,是人物传记,叫《奇特的一生》,因此,我就千方百计的寻找这本书,终于如愿以偿。
这个传记写的是前苏联的科学家柳比歇夫,他每天必做一件事:时间统计法。他的时间统计不是我们理解的时间管理,而是一种清算,他每天睡觉之前,要写一个清单,他一天干了什么事情,用时多少时间,精确到几小时几分。看上去单调乏味的做法,他从20多岁开始,做到了56年如一日。他能够复盘自己的每一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让自己清楚的知道一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到底浪费了多长时间。二是用56年,将一种意识牢牢的植入了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一种意识自动化。大家说他会感到累吗?不会,这就像刷牙洗脸吃饭一样的自然。
柳比歇夫这个习惯,让他受益终生。他在数学、昆虫学、生物分类、文学评论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很多人觉得他活了好几辈子。
同志们,当我们每个人感到很忙的时候,想一想这个人吧。王尔德说,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实际上只是在世上,并没有怎么活。尼采也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们想想,在一年的365天里,我们是“活”了多少天?又重复了多少天呢?这很值得思考。
我现在问个问题:大家想想本周做了什么事?上一周呢?一个月呢?我们很多天来,对自己是怎么过的都毫无印象,这还是自己过的一天、很多天吗?我们的生命其实就是由这些日子组成的,如果过往的日子里,回想起来是模糊的一片,那我们的人生就是模糊的一生!
所以,从现在开始,做时间的朋友,爱它、珍惜它。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改变:每天晚上拿出半个小时,放下手机,离开电视,读书吧,然后每天写下一段文。要明白一件事: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记录,知识不穿过自己的身体,那知识就不是自己的。
做时间的朋友,做读书、写作的规划,让知识穿过自己的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