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没结婚,去读《围城》吧,它会帮你认清生活的真相;
如果你已经结婚,去读《围城》吧,它会帮你校正人生的方向。
——题记

《围城》中的方鸿渐是民国三四十年代一个南方乡绅的儿子,他在北京上过大学,去欧洲喝过洋墨水,搁到现在也算是一个中产家庭出来的高学历天之骄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爱情、事业、婚姻,却无一例外,处处碰壁,深陷围城,真可谓举步“围”艰。
究竟是什么造成他这被动的人生呢?我们不妨跟他去看看,在人生的各个拐角,他都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方鸿渐在北平上大学的时候,看到人家男女自由恋爱,甚是羡慕,无奈自己有包办婚姻在身,只能心向往之。后来终于壮着胆儿给他举人老子写了封信,请求解约。结果,姜还是老的辣,他老子回信一顿臭骂,他立刻“吓矮了半截”,再不敢痴心妄想,还自作聪明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就是生殖冲动。”
听了方鸿渐的话,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另外一个标签人物——阿Q?当他不敢反抗的时候,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
我们暂时先宽容一下,方鸿渐此时面对的毕竟只是一个自由恋爱的想法被镇压,没有全力反抗似乎情有可原。
唐晓芙是方鸿渐一生的最爱。因为方鸿渐和唐晓芙表姐之间的暧昧,他们之间发生误会。唐晓芙嘴上说着狠话,心里却渴望听到解释。不得不说,此时的方鸿渐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让人大失所望,他不仅不主动争取解释,还像判了死刑一样转头逃离,无望地站在雨中痴望唐晓芙的窗子,并在唐晓芙决定原谅他的前一分钟,倒霉地决定离开,从此与一生至爱,失之交臂。

最近几年有一本书很火《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其中分析男女的心理、语言特点比较实用,可惜方鸿渐没有看到。如果他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涎皮赖脸地哄一哄唐晓芙,也许就抱的美人归了。其实,女人是很好哄的,当然,要有爱的前提在。
女人伤情后,会剪掉一头长发,男人被拒后,会转身投入事业。
失去唐晓芙,方鸿渐说,他的心一直在跑,一直在逃,可是却总被心中的痛追上。为了逃避心灵的痛苦,他离开上海,南下三闾大学求职。本以为大学是一个理想国、乌托邦,没想到那里充斥着虚伪狡诈、勾心斗角乃至斯文扫地。
方鸿渐迂直又软弱,当老奸巨猾的校长高松年耍赖降低自己待遇的时候,方鸿渐根本没有招架之功,虽然有学历造假的心虚成分,但他始终不敢分庭抗礼,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只好无奈地接受安排。
说到这儿,不得不佩服钱钟书的匠心。他竟然安排了同样一个学历造假的人——韩学愈,不仅造假,还和方鸿渐同出一辙——“美国克莱登大学博士”。都是假博士,待遇却是天壤之别。韩学愈仗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老实脸,满口谎言,讽刺的是,连口吃的毛病都帮他佐证着他的“诚恳”,得到了校长的赏识,不仅工资是教授中最高的,连白俄老婆都被包装成了美国人,成功入职。

乖乖,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方鸿渐的悲剧在于,既没有勇气当一个彻底的骗子无赖,又没有能力做一个实在的君子。所以,老实人吃的亏和骗子被揭穿的耻辱,都让他一个人兼得了。
相比于韩学愈,方鸿渐是善良的,但正如赵辛楣对他的评价:“你不讨厌,可全无用处。”
为了逃避职场上的失败和压抑,方鸿渐半推半就进入了婚姻的围城。方鸿渐能和孙柔嘉走到一起,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一封举报信。心机女孙柔嘉向方鸿渐求助,说是有人给她的父亲寄了一封匿名信,里面说了很多闲话,说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李梅亭的吓唬,怯懦的方鸿渐顿时觉得自己有了责任,稀里糊涂就牵了孙柔嘉的手。这样的婚姻,也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方鸿渐不是一个主动的人,也不是一个善于拒绝的人,他从来没有试图去掌控自己的生活,任凭自己被各种境况牵着鼻子走,这必然让自己坐困各种围城,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沿着方鸿渐的人生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会哀其懦弱、怒其苟活,但是我们也会悲哀地发现,他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人生处处是围城,归根结底我们被围困囚禁的是我们的“心”,只要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拐角,多听听内心的声音,勇敢做出选择,就很可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哪怕最终不能全如所愿,但起码,你做了自己人生剧本的主角。
去读《围城》,去品方鸿渐,去做勇敢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