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稷下学宫之荀子

稷下学宫之荀子

作者: 偶然值林叟 | 来源:发表于2020-12-07 22:39 被阅读0次

儒家孔孟先师之后就是荀子,荀子除了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外,还是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
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更为可贵的是,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不任职而论国事”(《盐铁论·论儒》)。因此,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稷下学宫的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就儒学而言,曾在稷下学宫中有影响的儒家学者,有孟子。《盐铁论·论儒》中记:“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干有余人。”现代学者钱穆认为这段史料不可靠,孟子不是“稷下先生”(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孟子不列稷下考》)[2],但有不少学者不同意钱穆的观点。不管孟子是否稷下先生,可以确定的是,孟子长期居齐,他的思想颇受稷下学者的影响,如孟子关于“养浩然之气”的思想,就有学者认为是受稷下先生宋钘、尹文“气论”的影响[3]4
荀子,则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而荀子则是承袭稷下道家的。关于他的学派有黄老与儒家的说法,而宋儒也因为其过重的黄老色彩而对其评价不高。荀子曾三出三进于稷下,历时数十载,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形成为有别于邹鲁儒学的学说。稷下荀子远离了孔孟的传统而带有浓厚的黄老色彩。正由于此,所以历代儒者才那样冷遇荀子,把他排除于儒家道统之外,甚至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程颐)。就连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苏轼也说他“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5]”(《荀卿论》)。所谓“异说”即指荀子背离了孔孟儒学的真传而走入异端他途;所谓“高论”即指他本于黄老帝王之术,融会礼法,创立自己的新学派。

相关文章

  • 稷下学宫之荀子

    儒家孔孟先师之后就是荀子,荀子除了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外,还是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

  • 荀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就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就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当时百家争鸣汇集的地方,先秦的思想成果...

  • 02. 春秋战国时期

    口诀:私学学宫三本书,孔孟荀墨道法家 【背诵版】 (1.)稷下学宫 1. 简介: 战国时期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地...

  • 名嘴的毛病:高高举起,却无法妥妥放下

    我们继续赏读荀子的《非十二子》。 慎到和田骈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咖,稷下学宫的名嘴,齐王尊他们为“列大夫”,齐国智囊团...

  •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争霸的需要,纷纷设官开馆、招徕人才,礼贤下士一时成为风气,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突出表现。 稷...

  • 《史记》(三)——孟子荀卿列传•荀子及其他诸子

    荀子先是做齐国稷下学宫的领袖,后来至到了楚国,做过兰陵令。后罢官,推究儒、墨、道三家的学术,写成一部儒家经典 《荀...

  • 稷下学宫为什么被后世遗忘?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一所高等学府(说法有几种,余秋雨认为是学术机构),创办于公元四世纪中叶,延续了130多年。 稷...

  • 《孟子》(一)梁惠王上篇6——君子远庖厨②: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齐宣王将学术自由发扬光大 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级学府——稷下学宫(因靠近齐国都城的稷门而得名...

  • 诗经·鲁颂·閟宫

    閟宫先秦:佚名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

  • 诗三百301

    《閟宫》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稷下学宫之荀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ex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