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我开始了一段长达九天的旅行。以杭州四天、绍兴一天、南京三天,济南一天的方式进行旅行,漫步在四个城市,领略了四个城市不同的风光。
先来谈谈杭州。杭州的第一站是天目山。1月18日晚11点的飞机(票价四百多),到达杭州萧山机场已经是凌晨2点,住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附近的瀚悦酒店(标间200元左右),早上九点,我们一行五个人出发去了天目山。
从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969号)到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市),开车两个小时。到达的时候刚好赶上中午饭,就吃了一顿农家大餐:鸡肉、笋片,粉条。是天目山的人们最常吃的家常菜。

天目山是杭州最大的原始森林,即便是冬季也是绿树成荫。
沿着进山的道路往山顶的方向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祥源寺,祥源寺是浙江著名寺庙,同时也是天目山最大的寺庙,没有之一。
祥源寺传法系属临济宗,曾远播东瀛。
“自古名山僧占多”,祥源寺里边有许多著名的僧人,禅意十足。
(祥源寺刚刚经过翻新,旧的墙壁上有很多斑驳的壁画,如今已经被覆盖)








从寺庙出来之后,沿着上山的道路前行。
即便是冬季,还是满眼的绿意。
在天目山步行,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疗养。
根据数据显示,杭州的绿化率在全国排前几。绿化率极高,在城区,绿地面积195.7平方公里,绿地率37.2%,绿化覆盖率40.7%,人均绿地面积14.5平方米。
而在天目山,绿化率更是高地吓人,因此,天目山的空气极好。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林木茂密,流水淙淙,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有疗养的作用。



寺庙位于天目山的脚下,也就是起点的位置。想要进山,真正的旅途才真正开始。
因为一行人数太多,我们决定用坐车的形式上山。在上山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家村庄,这个村庄里住有很多人,绝大多数都依靠“提供住宿”的形式维持生计。



大概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然后开始步行上山。

半山腰有一个住宿的地方,叫做:大地之野,是一个搞幼儿教育的机构。
再往上走,就到了幻住山房。
幻住山房也叫做幻住庵,把禅意和住宿相结合。



幻住山房再往山顶的地方去,就是“大树王”景区了。
“大树王”景区也是天目山最著名的景区,坐车上去大概20来回,上去之后,就可以直接参观大树王景区了。








所谓大树王,就是一颗几千年历史的天目柳杉。这颗柳杉因为树龄最长,树干最粗被称为大树王,但实际上早就已经去世了。
他已经不再生长了,只是留下躯壳供后人参观。
不过,天目山的树木,大多都历史悠久,是远古时代便遗留下来的,
曾有人做过统计:天目柳杉树龄在五百年以上的有500余株,集中分布在五里亭至开山老殿一带。胸径2米以上的15株,1.8米以上的36株,1米以上的398株。1米以下的“青少年”柳杉数以万计。
因此,天目山最重要的是纯净的空气,呼吸到这种空气,便是对肺部和树木的一种尊重。

参观完大树王,从景区下来,就到了“知了”酒店。
这座酒店在当地也算知名,一晚一千多到两千多以上。
我们一行五个人来的目的就是来知了酒店,但不是为了住宿,而是为了来找大老板,因为我们的大老板就是投资知了酒店的投资人之一。
但说实话这个酒店还可以但我不会去住,因为我等穷人看看就好,至于住不住,要看口袋里边钱的多少。




知了酒店在我看来最吸引我的,就是院子里种植的山茶花。
南方多种植山茶花,让冬季也显得生机勃勃。山茶的花期很长,从10月到来年的5月份都是花期,但是1月份,2月份,是观赏的最好季节。

关于山茶花,历史上赞美它的诗作极多,较为出名的则是温庭筠的《海榴》与陆游的《山茶》。
唐代的温庭筠在《海榴》中赞它: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宋代的陆游在《山茶》中赞它: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山茶花的品种有几千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十五种:
越丹、玉茗、都胜、鹤顶红、黄香、粉红、玉环、红白叶、月丹、吐丝、玉磬、桃叶、罄口茶、玉茶、千叶茶。
但大多数的山茶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区域广泛;鲜红可爱;花期长。





从前不怎么去过南方,对南方城市不甚了解,只是好奇,为何全国人们,都对南方城市那么推崇。
如今才发现,无论是经济还是环境,南方城市都遥遥领先于北方城市。
尤其是环境。南方多山,而山上则是一片好风光。

给你一个剪刀手做结束
浙江的天目山,则是浙江的一处好风光。
为什么叫做天目山?其实是山上有两座池子,水质清澈,远观如同两只眼睛。因此称作:天目。
如今看来,天目山不愧于这个名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