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宋晓东
53个笔记
引言
>> 想要真正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关键在于不断地去升级自己的认知方式,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去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讲真,“逗自己开心”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实际上,这项能力反映着你情商水平的高低!因为在情商的定义里,包含这两项重要的能力——“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推荐序:不掌控情绪,不足以掌控人生
每天乐观的人都是在不停的调整自己的心态
>> 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不断调整的情绪和心态。
>> 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不断调整的情绪和心态。
自序:从现在开始,掌控你的情绪
>> 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往往不在于这个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的,而取决于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眼光(认知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 将失败或挫折看作是暂时的、特定的、由外在的原因所造成的,即“我最终可以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来改变不太令人满意的现实”。
每天看一看书真的会有所收获,近半年的短短续续看书,每次都会在书中获得许多:高兴时候看书,提醒你不要太得意,悲观时候看书,告诉世界很美好,不要在意一点点忧伤。
>> 要想真正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关键在于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方式,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要想真正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关键在于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方式,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戒掉完美主义心态,你才不会那么焦虑
不要等到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去做,永远都不会准备那么完美,总会有各种的问题出现,总归是能解决的
>> “完成胜过完美”
>> “完成胜过完美”
>> 在心理学当中,“完美主义”被定义为是一种“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对工作设置过高的标准”。这种过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回避行为、避免去做那些他们恐惧的事情。
>> 第一,完美主义导致做事情拖延。
>> 拖延的人往往具有失败恐惧症”。而失败恐惧症又恰恰来自于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
>> 第二,完美主义导致做事效率降低。
>> 第三,完美主义导致心理焦虑。
>> 第一,相信“完成胜过完美”。
>> 一件事情只有先被“完成”,才会有被“完善”的机会。最终,才能从“完成”走向“完美”。
>> 第二,把失败当成进步的机会。
>> 完美主义者的核心特质是害怕犯错误,害怕任何形式的失败。可是完美主义者应该知道:“人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
>> 第三,善于把握工作中的重点。
>> 事事追求完美,不善于把握重点。具体表现就是,总是通过忙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来逃避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 每天坚持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在手机的记事本上列出当天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再挑选当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情,着手去完成。
比玻璃心更可怕的,是僵固式的思维方式
>> 第三,僵固式思维方式认为,失败是由自己的个人原因造成的。
>> 我没有失败1000次,我是成功了1000次。因为,我成功地证明了哪些耐热材料是行不通的。
>> 通过概念的梳理和对比,你会发现:所谓的“僵固式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而所谓的“成长式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乐观的解释风格。
>> 第一,不要让人生中的某一次失败来定义你。
>> 不要让某一次失败来定义自己。”
>> 第二,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成长的机会。
>> 第三,相信“越努力,越幸运”的人生哲理。
>> 来自积极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前10%乐观销售员的业绩比后10%悲观销售员的业绩多了88%。
>> 因为当一个人尝试的次数增多了,成功的概率也自然会跟着增加。
不要让那么多的可是,毁掉你那么大的野心
>> 首先,善于说“可是”的背后,是一种自卑的心理在作怪。
>> 自负和自卑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办法客观地认识自己。而自负只不过是对自卑心理的一种过度补偿罢了。
>> 人生有两种痛苦——“逃避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和“直面挑战所带来的痛苦”。总是喜欢说“可是”的人,必须要从这两者之间选择一种痛苦去承受。
>> 第一种痛苦是逃避问题所带来的痛苦,这是一种消极的痛苦。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痛苦呢?因为当你逃避问题的时候,问题会一直摆在那里,无法得到解决。虽然你可以不断地说“可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做出改变,但最终的结局就是,你退到无路可退,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这种痛苦甚至会演变成心理问题。
>> 第二种痛苦是直面挑战所带来的痛苦,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呢?因为你已经开始动手解决问题了,虽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潜力得到了发挥,你的能力得到增长,你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成了生活的强者。
不要害怕孤独,因为它会让你精神饱满
>> “孤独并非寂寞。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却是饱满的。”“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 一个人的时候吃点好吃的,会让我感觉到孤独带来的一种尊贵感。
>> 当迫不得已要去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化解。
总感觉自己没啥自信?那就多去积累成功经验啊
>> 只要有和自己死磕到底的精神,你就会发现,做成一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很难。
>> 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不要让这六种自动负性思维,偷走你的好心情
>> 所谓“随意推论”,就是指容易不顾事实依据,首先想到最糟糕的情况,或者是对事情做出“灾难化”的预测。
>> 所谓“过度推断”,是指将某次意外事件所产生的不合理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干的事件或情况中。
>> 选择性概括”是指,仅仅根据某个细节得出整体性的结论,而忽略背景中的其他重要信息。
>> 所谓“夸大失误”,就是指任意夸大自己的失误和缺陷,深陷消极情绪当中不能自拔。
>> 两级思维指的是,将事情看成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
>> 所谓“个人化归因”,即认为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此感到内疚或自责。
>> 六种常见的自动复性思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应对策略,方法主要有三个:
>> 01.识别自动负性思维
>> 02.进行真实性检验
>> 绝大部分的自动复性思维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所担心的事情,99%都不可能发生。
>> 03.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 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指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情绪通常都有一个开始、高峰和衰退的过程。如果努力和这些思维相抗衡,是徒劳无益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全然接纳这些负面想法和情绪的存在,不做无谓的抗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