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世界卫生组织告诉我们,医疗对于健康的影响不到8%。
而我们一辈子对健康的整体投入中,医疗却占了绝大部分。
甚至这份投入里的绝大多数,都是用在了生命最后的三个月里。说白了,就是既花钱,又遭罪,还没什么用。
除了医疗的8%,影响人类寿命和健康的因素还包括:人类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剩下的60%左右都是个人生活方式。
所以,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就是生活方式的全面管理。主要是规律的锻炼身体,饮食规律有度,睡眠规律充足,不抽烟,不过量饮酒,良好的心态,从而保持适当的体重,正常的血脂、血压、血糖等等。这都是最省钱、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不需要让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健康标准,只要做到了两条务实原则,健康和快乐就可以同时拥有了。
原则一:“高压线原则”。
一共三条:
1)绝对不能吸烟,包括二手烟。
2)在体重和食物上,不能有执念,要讲究适度。
3)不能久坐。
站起来。别管做什么,从家务到体力劳动,从锻炼身体到逛街,只要能动起来就是好事。
原则二:察觉。
1)察觉饿和饱。学会让一日三餐在饥饿中开始,吃饱后停止。
2)察觉睡眠质量。晚上放下手机,感受到困倦,并进入睡眠,睡到自然醒后,察觉自己的精力是不是充沛。
3)察觉呼吸。感受它是顺畅平缓还是急促憋闷,可以在夜间让亲人帮你察觉是否有呼吸阻塞或停顿。
4)察觉心跳。在平静时,察觉自己是心跳规律还是心慌急促。
5)察觉肌肉。久坐后,察觉肌肉是放松还是紧张、疼痛。如果是紧张和疼痛,站起来,找一些喜欢的事情放松。
6)察觉情绪。旁人一般会比自己更容易觉察,如果更焦躁了,找一些开心的人或事情来释放。
7)察觉当下的愉悦感。停下来,让思绪集中在当下,察觉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愉悦。
打个比方,吃饭要有察觉。察觉食物本身的味道,咀嚼的程度,举箸时的选择,食物咽下的感觉,自己的饱胀。这样就会更容易做到适量,不会过多或者过少,也更容易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