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内讨论】(以下文字略做修改)
刘y: 做真实的自己,不担心,不讨好!
樊l:如何做真实的自己?
敏华:对呀,如何做真实的自己?大家思考思考的。
韩h:真实的自己是想孩子越变越好。(编者按:好吧,那么我们自己在哪里呢?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孩子活吗?我们想要孩子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刘y:如何做真实的自己?
敏华:先从看明白“自己什么了”开始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这样了,如何真实!或者看明白自己虚假在哪里?
小卉: 如何做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我跟一敏老师学习的一个目的。我是一个极度没有自我的人,为此我很痛苦。经过近一年的学习,最近心里的真实的声音才渐渐的敢出来了。如果说具体的事件:应该是不再一步一趋的迎合别人了。曾经的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察颜观色的想着自己在这个场合,该说什么话合适。最少,今天我能有勇气与大家互动了!
刘y:我也是讨好型的。更多的讨好孩子、领导,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小卉:对,我跟一敏老师学习,就从这个不敢开始清理纠正的。
刘y:我就是优柔寡断的她,经常纠结不果断。
周婷:还容易害怕自己的情绪。
小卉:这些点我俩都是一样的。
刘y:经常莫名其妙的恐惧。
周婷:有时候我们要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情绪,好好看清楚自己怎么了,哪一些是合理的,那一些是非理性的,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小卉:是的,臆想出来很多很多可怕的事情,然后痛苦极了!
刘y:不过现在我可以慢慢向老公表达我的需求了。
周婷:是啊,有时候自己痛苦极了,对方当你在发神经。
敏华:那么,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的感知复苏,先要知道自己内在的想法、需求、声音是什么。这里要注意,真实不代表这个声音、需求要表达出来,但要自己清晰的知道。因为表达真实的前提也是要尊重他人,不伤害、不妨碍到他人的。第二步,看明白自己真实背后,清理自己的偏差、非理性,让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所有的真实都是要经过事件来淬炼的,让自己的声音出来,恢复理性,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而内家心理学就是这样帮助到我们,改变我们,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可以自己掌控的。
小卉:我不会像你这么清晰表达,但我是这样一步步实践过来的。
敏华:这个恐惧要去看清,自己怎么了,在怕什么?恐惧往往是当前事件的触发,其实是过往恐惧的大量堆积造成的。这时,需要一对一的清理,是可以协助到你清理恐惧,至少是让你的恐惧减弱的。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以前可怕儿子死了。
刘y: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真是不代表这些声音。
敏华: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敢不敢真实?对孩子不满、要求,你的难过、委屈、痛苦敢表现出来吗?对真实做自己好多人会误解的,好多人会不管别人的感受想说就说,那不是真正的真实。突然想到,这部分《荒野生存》里也讲了,电影中,那个妈妈的真实出来的时候,男主的妹妹是理解了妈妈的。就这一部分而言,因为妈妈的真实出来了,对失去孩子的恐惧让妹妹看到了,从某一个层面来说,妹妹反而是疗愈的了。
还有,前面说的不担心,不讨好,能做到吗?若不能,底下的害怕、恐惧是什么?
刘y:我觉得我的恐惧来自于对未来的不可知吧!
敏华:这一部分用脑子是想不明白了,要一对一沟通才会知道,在这个恐惧底下是什么?沟通到潜意识层面,每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有时,很好玩的地方就在这里。
刘y: 现在基本能做到不讨好。这是埋在潜意识的深层的东西是吗?
敏华:是的,往往潜意识深处的观念、信念可好玩了,真是很有趣,真还不是大脑能想明白的。因为,对我们最核心的影响,是在心灵的无意识区域。面对面的引导,我们才可能从意识区域的探索进入无意识区域,进而,才有发生深度疗愈的可能。
刘y:我目前还不能向女儿真是表达自己。
敏华:那么,你真实想表达得是什么呢?是什么障碍到你的表达了呢?
刘y:自己的担心、要求、需求等,担心女儿有情绪,我的难过,委屈,痛苦真的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小卉:对于休学在家的孩子,所谓的悦纳那一定是自欺欺人。
敏华:所以,先从自己真实开始吧,先让自己的声音出来!先让自己的想法、需求能感知到!真实让至少会让孩子知道妈妈也会受伤,界线就会出来。真实了会让孩子有能力去感知到社会的真实,他可以知道社会不是由他说了算的,社会是有规则的。否则,想想,白眼狼是如何养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倾尽全力,反而孩子对我们更苛求,我们愿意这样吗?
林p:小卉,还是有点片面了吧!只是我们做不到而已。
敏华:做不到,对,是我们做不到,所以要有人协助我们、我们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所以,我们在学内家心理学;所以,我们跟一敏老师学习。因为,通过内家心理学的学习,通过不停的沟通、清理、拿事炼心,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都在慢慢的做到。
小卉:孩子休学时,我根本做不到悦纳,还拼命假装去悦纳,那种经历才是最痛苦的。
林p:是啊,做不到,总好过假装做到了!
小卉:结果是你以为孩子感受不到吗?
敏华:关于悦纳,其实,你注意去了解,也就会知道关于悦纳也是有允许与制约的,缺了制约的终究会出问题。反正,一味的悦纳,最后,社会会用他的法则来制约的。应该说观点偏了,你再学,越学、越做越偏了,这样是不行的!方向一定要对的。
其实,要判断观点是否正确、是否适用于自己家庭,一定记住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问题、说事,一个极端一定是有问题的。即使一部分人在某个时候适用了,最后,还是会有问题。所以,休学家庭一定是个案,必须按孩子、家庭的情况客观的给出方案。
小卉:每个家庭都是个案。
周婷:孩子出问题只是家庭问题的一个表现方式而已。
敏华:从自己真实开始吧!
聂m:做不到还假装能悦纳,那不叫悦纳叫纵容,好像!大家都认同悦纳是好,是对的,纵容是不对的! 如果做不到真悦纳,不知道谁能做到真悦纳,佛能做到,还假装悦纳,真是害了孩子!
小卉:这种痛苦的循环是会没完没了的。
聂m:是的,都是这样痛苦的!原来老师和大家说我,要我在家示弱,我做不到,做不出来,要给老公洗脚,我感觉很屈辱,我还是选择遵从内心的感觉,做不到就不做,我也允许我自己做不到,我还是先照顾好我自己,我才能爱先生爱孩子!
敏华:是了,屈辱这个点要再挖下去,这个点做得足够了,就会一点一点做到了!做不到不是说我们不做了,而是呆在屈辱中,看明白自己怎么了?一层层往下,才会穿越的。否则,只是知道问题不解决,依然没用呀!
聂m:没看明白那个屈辱是什么?当时就想不能委屈自己,心里是恨,是愤怒,脸上却要挂着笑去给他洗脚,我不想那么扭曲自己。
敏华:是呀,不是说让你去委屈自己去做,而是看明白自己,让自己成长!
刘y:屈辱在挖下去是什么?
敏华:个案呀!
刘y:每个情绪背后都能挖掘到曾经的伤痛吗?
周婷:每个个案都不一样,我们挖掘的目的是看清楚自己这一整个印痕链,并且清除里面的作用力,把整个事情看清楚,而一个事情会有很多个面相。伤痛只是里面的一部分。
【后记】丽丽发了一敏老师的《咨询师札记(129)真实的父母,远胜过完美的父母!》过来,正好作为知识点再巩固一下。
父母会学了很多东西,知道了很多正确的道理。会觉得我要怎么样成为更卓越的父母,更优秀的父母,更有包容性的父母,更接纳的父母——这当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前提是你要先真实啊,你不能不真实;唯有真实之后才有真正的卓越一说,因为很简单的原理,孩子总是能轻易的看穿你的伪装,所以,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扮演好妈妈,那其实会让你彻底的失去孩子!
妈妈非常真实的呈现给她的儿子,所以,她的孩子不必再去试探妈妈了,而只需要学着怎么和这样的妈妈打交道就可以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元素,真实并不代表我们肆无忌惮,真实也不代表说我们为所欲为,更并不代表说我们放纵自己的情绪,不是这样的。
⋯⋯
说明:本文字来源于"休学家长心灵成长"群,文字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个案,请谨慎吸收、使用。进群请联系敏华(微信号13735830980)。
传承内家思想,专注休学家长成长!
立足解决问题,让成长的力量归于自己!
——青稞时代家长成长工作站:付哥&敏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