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脑袋会天马行空的想很多,并且有的还自以为是奇思妙想或得道开悟,但思想的浪潮退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久而久之觉得很可惜,毕竟也是自己来自不易的思想成果,必须要做出改变,及时记录。结果实行几次后发现,思想要转化成文字记录的时候,根本不是文思如泉涌的状态,而是措辞困难,不知所云,都是打出来了又删除,反复几次后,最终什么都没有写出来。曾经自以为是所长的文字表达能力,现在变成了文字表达障碍,真是何等可笑可悲。但这也不是没有原因,既不多读书学习,又不多写文章,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也不足为怪。
我每天花在信息摄取的时间非常多,百分之九九都是无效的,浪费了时间,损耗了精力,伤害了视力,影响了睡眠。每次做了后也会后悔,但是下一次又惯性犯错,如此反复。之前看过《少有人走的路》中讲到“延迟满足”和“及时满足”的概念,人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总是追求及时满足,比如享受口腹之欲,比如沉浸快餐信息中,人生就很容易就长期处于一种虚度状态,而延迟满足更多的是一种自律的方式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读书,运动,但坚持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我每天做着及时满足的事情的时候,也自我麻痹的安慰自己也是一种收获,比如图了一时之快,比如伪饰成一种学习。具体而言如睡觉前刷了几个小时短视频,熬夜到凌晨,停下来后身体疲惫不堪,大脑一片混沌,本应该用来读书或者运动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心里后悔自责,暗自发誓明天一定不这样了,结果第二天晚上到点就又开始沉浸及时满足的快乐世界里了,日复一日,恶性循环。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做到了又坚持不了。我能纵容自己短时间这样,不能长此以往,改变是必须的,一点点进步,逐渐纠正,人生难么长,我不能总是自我消耗着过,精彩是一天,不精彩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精彩?!不扯远了,当前的问题是解决自己文字表达障碍的问题。解决方案简单概括就是多输入多输出,具体办法就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来集中读书和写字。因为要工作带娃还要运动,相对独立支配的时间是早中晚,早上7点以前,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晚上9点以后,为了一开始好坚持,每天根据实际情况,从三个独立支配时间段务必抽出半个小时阅读(纸质书),半个小时书写(简书),先实现每日固定输入输出的行为。先实施一个月后,一个月后总结得失,再作调整。
想到很简单,做到不容易,长久坚持更是难上加难。人生就应该迎难而上,破浮沉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