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看得我很是震撼,因为生活中有许多道理本是不想把它说明论透的,而蔡垒磊作者却把它抛开了剥尽了赤裸裸地讲与你听。说实话,书中有些观点我不是很理解,因为它与我原先的价值观有一些相悖,但它又不无道理。正如书中提到:也许这些认知大都跟你目前头脑中的认知相悖,不要紧,用逻辑的方法去审视总是正确的,不要受到世俗教育的迷惑。人是功利的,这个无须回避,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算计和谎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出事物的内核,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在本章感想中,我只将书中的认知清单做一些客观整理罗列,并不加以主观评价。
1、行善或者关心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2、划清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
3、父母并不总是为子女好。
4、我们对某件事物的情感并非是对事物本身,而是对我们自身附着在事物之上的各种念想和辛勤劳动等。
5、 恋爱和婚姻要保鲜,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
6、亲戚关系将渐渐失去存续的基础。
7、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少量的长期社交加大量的短期社交。
8、用人情来模糊化社交上的等价交换,是想占便宜”,因为人情按“个”计算,而不是价值。
10、情商从广义上来说也是智商的一部分,它的高低并不以是否懂得做某些特定的事为依据,而是以是否达成预定目标为判断准则。
11、 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少做无用功,不要把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搞混。
12、知恩图报并不正确,既然知了恩就不要图,要马上报,因为恩情会随着时间被打上折扣。
网友评论